2022年04月11日
信最近发生的泄库事件让所有的企业IT管理人员都如履薄冰,如何才能保护企业的敏感信息不泄漏,成了目前企业IT管理人员的必修课。以下是我们总结出来的企业IT管理人员在保护企业数据时应了解的八件事情,以供大家参考
:
1、每个企业都有敏感数据。敏感数据是指你不希望未授权的人看到的数据,不论企业大小,每个企业都有这类数据。包括员工工资,银行账户,客户信用卡账户,交易机密和体检记录等。
2、数据丢失时有发生。IT行业几十年来都致力于让用户更快速更便捷地共享数据。我们现在希望复杂的信息可以迅速传播到全球,
2022年04月11日
2011已临近年关,在这岁末交替之际,信息安全领域里关于2011年热点和2012年发展趋势的话题掀起了热烈的讨论。在历数了终端安全、应用安全、云安全和移动安全之后,业界的观点又重新聚焦到对数据安全的防护上,认为:一切信息安全防护的核心问题都是数据安全问题。
事实证明,在信息化愈加发达的时代,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几起国际重大数据泄密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单位认识到保护机密数据不泄露,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那么我国数据安全防护市场情况是怎样的?国内用户对数据安全防护的认识程度如何?我国数
2022年04月11日
你是否还记得《国家公敌》(Enemy of the State)里的情景,Will Smith 在被诬陷以后全部生活遭受了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视,随机应变,电話、手机上、腕表、真皮皮鞋、乃至衣服裤子,都被换为或装上追踪监听设备。这也是一部15年以前的影片,但界面却或是记忆犹新,15年以前很有可能不仅是美国政府部门,许多的私人机构也在从业相近的通讯卫星监视买卖。那如今呢?15年的时间段可以让高新科技水准拥有质的飞跃,也怪不得愈来愈多的初创公司,逐渐想安全性个人隐私这一行业涉足。
_ _ _
2022年04月11日
哪一种云解决方案最合适企业?应对这一问题时,IT管理工作人员几乎不缺选择,乃至可以说选择过多。斯诺登事件曝出的一系列美国国安局监管主题活动,毫无疑问给许多云服务服务提供商产生了很大程度的挑戰,网络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在全世界范畴内也再度立在了社会舆论的舆论旋涡。
理想化很丰腴,生活的无奈。数据信息的安全防护及风险性再令企业畏步,IT基本建设的脚步也不太可能暂停,而这也从另一方面体现了了企业选择恰当的云计算技术策略的必要性,理想化的解决方案要能达到企业职工的要求,让它们随时随地浏览可适用有價值的
2022年04月11日
前言在mysql用于转义的函数中有addslashes,mysql_real_escape_string,mysql_escape_string等等,还有另一种情况magic_quote_gpc,但是高版本PHP这一特征将被去除。首先,注入宽字节HTML页面编码无关,作者曾经看到过<meta charset=utf8>放弃尝试是一种误解,SQL注入不是XSS。虽然编码的原因相似,但发生在不同的地方。许多在线材料说,程序使用宽字节来处理程序,但没有指出具体的程序。本文介绍了具体漏洞的原
2022年04月11日
跨政府组织——环球隐私执行网络(GPEN)根据对1211个流行应用程序的一项调查,大多数移动应用程序有太多的权限,但这些应用程序开发人员从未披露他们如何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根据全球26家隐私执法机构在19个国家进行的调查,大多数应用程序开发商不会透露他们是如何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的。此外,三分之一的测量应用程序需要太多的权限,并超出了它们提供的功能范围。在此之前,提倡隐私保护者和安全专家提倡隐私保护者和安全专家提到移动应用程序有太多的权限,这通常是基于广告收入模式(包括代码
2022年04月11日
员工离职已经很常见了。只要员工为公司工作,就很难完全保证公司的独家信息和敏感数据得到妥善保护。对于离职员工甚至即将离职的员工来说,几乎不可能实施安全策略。因此,组织有相应的工具来监控员工访问的数据,并检查最近的活动,以确定是否需要注意。最近,德克萨斯州太平洋投资集团的风险投资公司(TPG)亚当,前发言人·莱文之间的诉讼引起了全国各地对员工离开公司时窃取公司数据的不满。TPG起诉亚当·莱文指控他在晋升失败后窃取机密文件和其他敏感信息。据路透社报道,“TPG正
2022年04月11日
根据Verizon移动零售安全和支付卡行业数据安全标准(PCI DSS)根据合规报告,许多企业在完成合规项目后不再遵守合规,留下安全漏洞,可能导致未来数据泄露事故和数据丢失,可以避免。“大多数企业仍将合规性视为两三个月的项目,”Verizon合规管理专业服务主管Rodolphe Simonetti表示,“项目完成后,由于没有继续在这些系统中工作,企业未能维持合规性。”Simonetti提到即将发布Verizon PCI报告的内容表明,企业仍在其内部
2022年04月11日
据央视新闻报道,目前很多改装后的充电宝都有窃取用户信息的功能。用户连接充电时,会开始在后台复制照片、短信等个人隐私。随着综合手机的日益普及,充电宝已经成为许多手机“拇指族”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之一,但原本只用来给手机充电的移动电源,却成了偷偷获取个人隐私的可能“隐形杀手”。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款外观与普通充电宝没有区别的产品,连接手机后可以自动复制数据。演示中的充电宝有一个LED当充电宝开始窃取用户数据时,灯LED灯开始闪烁。复制数据的时间取决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