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电脑高手24在线咨询,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黑客接单平台,黑客网站找人,黑客在线qq接单

最年轻的女黑客(著名女黑客)

本文导读目录:

中国8岁小黑客,为了不写作业黑掉学校答题系统,近况如何?

中国8岁小黑客。他太聪明了学会了很多操作系统的知识,但是没有教他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道德观。然后不写作业黑掉学校的答题系统,被学校批评教育。

艾莉雅在黑客帝国里扮演什么

在大片《Romeo Must Die》》(致命罗密欧)中担纲女主角和李连杰演对手戏,同时还在广受关注的《黑客帝国Ⅱ》中饰演角色Zee。

接着,艾莉雅又在电影《吸血鬼女王》中吸血鬼女王阿卡莎。可惜的是,这部影片竟然成了艾莉雅的绝笔,飞机失事时《吸血鬼女王》甚至没有完成后期制作,以至于影片的部分后期镜头以及角色的配音工作都是由艾莉雅的哥哥替代完成的,而这也使得影片在未上映时就被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意义。

艾莉雅(英文名:Aaliyah),1979年01月1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蓝调歌手、影坛新秀,素有“黑玉女”之称。

2001年8月25日(北京时间8月26日),在巴哈马群岛不幸坠机身亡。

中文名:阿丽雅 外文名:Aaliyah 别 名:阿里雅 / 艾莉雅

国 籍:美国 出生地:美国,纽约,布鲁克林 出生日期:1979-01-16

逝世日期:2001-08-25 职 业:演员 星 座:摩羯座

美国时间2001年8月25日(北京时间8月26日),素有“黑玉女”之称的美国歌手兼演员艾莉雅在巴哈马群岛不幸坠机身亡。艾莉雅被誉为当今美国最走红的蓝调歌手、影坛新秀。消息传出,崇拜艾莉雅的歌迷、影迷们无不伤心流泪感到痛惜。

同时在影界及歌坛取得骄人成绩的黑珍珠阿丽雅第一次演出是在1983年的电视剧集《明星搜索》中。2000年她曾和李连杰挑大梁主演了热门动作片《致命罗密欧》,在美上映时票房成绩颇佳。2002年,她生前主演的影片《吸血鬼女王》上映,充满黑暗和时尚元素的影片受到年轻观众的欢迎。电影原声大碟中更是展现RB、Hip-Hop曲风,并缔创出阿丽雅主唱的电影插曲“Try Again”跃上美国告示排行榜第一名宝座,取得了进榜20周后仍高居Top5的成绩。其同名专辑《阿丽雅》在Billboard排行榜上又大放光芒[1] 。

1979年1月16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的布鲁克林,生长在美国密西根州的底特律城,艾莉雅是被RB乐界霸主R. Kelly培养出来的,1994年一出道(当时才15岁)就以“ Back Forth”和“At Your Best”两首歌上了美国十佳单曲榜。当时她还在美国底特律城的高中修表演艺术,虽然在商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但她还是坚持完成学业。

同年,15岁的她与制作人R. Kelly结了婚。这场婚姻一度成为众人争论的焦点,但是他们的婚姻并没有维持多久,在年底就宣告破裂。

由于性格使然,从来忍受不了事业的停滞不前和江河日下的景况,艾莉雅在1996年重出江湖,与著名的百万富翁制作人Stephen Thomas Erlewine合作,开始新的音乐旅程。之后她又把注意力转向了好莱坞,在大片《Romeo Must Die》》(致命罗密欧)中担纲女主角和李连杰演对手戏。

接着,艾莉雅又在电影《吸血鬼女王》中吸血鬼女王阿卡莎。可惜的是,这部影片竟然成了艾莉雅的绝笔,飞机失事时《吸血鬼女王》甚至没有完成后期制作,以至于影片的部分后期镜头以及角色的配音工作都是由艾莉雅的哥哥替代完成的,而这也使得影片在未上映时就被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意义。

《吸血鬼女王》最终于2002年2月在上映,并一举在首周即取得了1520万的票房成绩,占据了北美地区票房排行榜的头名交椅。

而且,在日前由好莱坞知名另类电影杂志《女妖精》所组织的一次评选中,艾莉雅在电影《吸血鬼女王》中吸血鬼女王阿卡莎的惊艳扮相,被票选为影史中“最性感的吸血鬼”造型。《女妖精》对于艾莉雅在影片中的表现大加赞赏,甚至认为其美艳造型可与性感佳人玛丽莲-梦露相媲美,“她塑造了一个将成为不朽的角色。”

影视作品

2002年:《吸血鬼女王》Queen of the Damned

2001年:《艾莉雅》Aaliyah - Losing Aaliyah

2000年:《罗密欧必死》Romeo Must Die

音乐作品

1996年:单曲《If Your Girl Only Knew 》

1996年:专辑《One In A Million》

1994年:专辑《Age Ain‘t Nothing But A Number》

1994年:单曲《At Your Best (You Are Love) 》

1994年:单曲《Back Forth》

1994年:单曲《If Your Girl Only Knew》

1994年:单曲《The One I Gave My Heart To》

主要专辑

原名Aaliyah Dana Haughton的Aaliyah,其名字在非洲斯华西里文中有至高无上之意,1979年1月16号出生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在底特律长大的她六岁以演出音乐剧《安妮》展露才艺风华;94年以首张专辑《Age Ain't Nothing But Number》走红乐坛[2] 。

96年专辑《One In A Million》更是一张双白金的大碟,首度与Timbaland合作的单曲《If Your Girl Only Knew》攻上第11名.

I Care 4 U是Aaliyah去世后于2002年底发行的一张精选专辑。专辑汇整了历年畅销单曲与6首生前未曝光作品,包括:「致命罗密欧」主题曲"Try Again"(流行单曲榜冠军)、「怪医杜立德」主题曲"Are You That Somebody?"、"Back And Forth"、"One In A Million"、"If Your Girl Only Knewa"以及2003年最新单曲"Miss You"(流行单曲榜TOP 5)在内的6首全美节奏蓝调嘻哈单曲榜冠军大作,还有2002年空降英国金榜冠军劲歌"More Than A Woman"以及出道时的老歌翻唱TOP 6小品"At Your Best (You Are Love)"。

获奖记录

2002年:MTV电影奖 最佳银幕反派(提名)魔咒女王(2002)

2001年:MTV电影奖 最佳女演员表演奖(提名)致命罗密欧(2000)、MTV电影奖 突破女演员(提名)致命罗密欧(2000)

1999年:MTV电影奖 最佳电影歌曲(提名)怪医杜立德(1998)

《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由华纳兄弟公司1999年发行的系列动作片,该片由安迪·沃卓斯基执导,基努·里维斯、凯瑞-安·莫斯、劳伦斯·菲什伯恩等主演。影片共三部,第一部于1999年3月31日在美国上映,第二部于2003年5月15日在美国上映,第三部于2003年11月5日全球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尼奥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争矩阵的征途的故事。《黑客帝国》共三部!

关于电脑小天才?

其他人我不敢说,但有一个人你一定要知道!初二那年,他一个很重要的游戏号被盗.他因此辍学,苦学电脑安全技术,并在其16岁时侵入腾讯12组服务器如入无人之境!他的名字叫菜霸.

当有人问他,现在好多人玩游戏,你怎么看,他给的回答是:只知道玩游戏的必将死路一条.当有人再问他,你是怎么学好电脑的?他回答:”刻苦看书,只要是电脑安全方便的书我都看了,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起初什么都看不懂,可是慢慢的看多了,自己也实践了,就懂了!”

我下面附上他的一些资料,希望你能把分给我!

帮下忙,我就等你这个最佳答案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的一些资料

核心提示

他是一名黑客,干了不少“坏事”:他曾冲破数十道关卡进入腾讯网站后台如入无人之境;他曾与人打赌一时兴起“黑”过天涯社区网站;他曾因为无聊在网上“抹黑”过当红网络歌手张可可,张一怒之下将他发帖的网站告上法庭……

他是一名黑客,也做了一些“好事”:因为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一名重庆少女发帖欲轻生,他利用技术手段找到了女孩的ID地址,并报警挽救了女孩的生命;他还曾帮《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摆脱网上困境。他就是网上赫赫有名的黑客“菜霸”,凭着高超的电脑技术,在虚拟世界里纵横驰骋、亦正亦邪。

他叫鄢奉天,在他做出这些轰动的“大事”的时候,还是天门市干驿镇一名时年16 岁的辍学少年。由于惹下了许多麻烦,2006年8月12日,鄢奉天被深圳警方带走调查,同年9 月被取保候审,从此,这位“中国最年轻最著名黑客”消失于网络和公众的视野。

时隔近两年,知情人透露,黑客“菜霸”已转型为公司老板。记者深入采访了鄢奉天及其父母、老师、亲友,还原这名“最年轻黑客”的人生轨迹。

本报记者 刘渐飞 实习生 周霞 向雪敏

昔日16岁网络黑客,如今18岁的公司老板

干驿镇偏居天门市东南方向,紧邻汉川市。

出天门市区,沿一条破旧的水泥路驱车半小时即至干驿镇。历史上,这个小镇曾出过一个重要人物,让天门得以成为全国闻名的“侨乡”。1908年,天门乾驿人周树模被光绪皇帝任命为奉天左参赞署理黑龙江巡抚,次年又实授巡抚。凭借周树模出任东北封疆大吏的方便,天门难民(特别是乾驿镇、马湾一带)得以顺利出境谋生。

一百年后,周树模的小老乡鄢奉天因其在网上让人毁誉参半的行为,让媒体、网民将视线投向这里。记者前去采访时,问到姓鄢的网络黑客、电脑高手,乡民们都会热情指路,他们说:鄢奉天目前在广州开公司,前不久买了小轿车专门回来考驾照。

鄢奉天的父亲叫鄢连兵,和随州人钱翠云结婚后就去妻子家生活了,前几年才举家回到天门。目前,鄢连兵在广州打工,钱翠云在干驿镇街上租房打棉絮。

7月19日,记者在干驿镇找到了钱翠云。她证实:儿子现在在广东那边开公司。尽管鄢奉天的公司只有他一个人,但他月收入不菲,还买了车。

7 月21 日,鄢奉天谈及以前的事情十分后悔:那时怎么会做那么多傻事呢?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选择读书。选择念文学、哲学,不学电脑了”,鄢奉天真诚地说,走上社会后,才知道为没好好读书而后悔。

毁誉参半的电脑高手,亦正亦邪的著名黑客

2008 年3月19日,被称为“中国明星状告网络名誉侵权第一案”的网络女歌手张可可状告天涯社区名誉侵权案终于尘埃落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张可可上诉,维持原判。

张可可状告天涯社区,跟“菜霸”鄢奉天不无关系。

因为张可可喜欢上网,所以她将自己的照片和歌曲链接都发到了天涯社区,成为众多网友追捧的焦点人物。

2006年5月,“菜霸”在天涯社区跟帖里说,张丹丽(张可可曾用名)靠出卖肉体才获得签约机会,靠炒作出名,后来怀孕并“去北京某医院做无痛流产……”

“菜霸”是天涯社区有名的黑客。他曾在一次“黑客行动”中,在网上发帖称要在一周内黑掉天涯论坛。在网站有防备的情况下,他最终将网站黑掉,从此扬名“黑客”圈。

2006 年6月20日,张可可发出寻找“菜霸”的“万元悬赏令”。但自此后,“菜霸”在网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张可可委托了一家调查公司查找“菜霸”,并最终找到了“元凶”鄢奉天。

2006年8月,张可可的几名朋友赶到天门干驿镇,但之前,鄢奉天因涉嫌敲诈深圳腾讯公司已被深圳警方带走,同时带走的还有他的电脑主机。警方公布的资料表明,菜霸非法侵入腾讯公司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并在13台服务器中植入木马程序……

“菜霸”还曾经利用网络技术救过一条人命。一次,一名重庆少女在天涯发帖称要轻生,菜霸知道后,锁定了这名少女的IP地址,然后“潜入”当地电信系统调出该女孩的详细个人信息并报警,最终,将女孩从死神手上拉了回来。

鄢奉天还曾帮过网络当红作家“当年明月”的大忙。在“当年明月”在天涯推出连载历史随笔《明朝的那些事儿》后,点击率颇高。但滋事者也不断缠上来,每当他发布帖子后,总有尸体等恐怖图片不停跟上来。菜霸接到“当年明月”的电话求援后,决定出任其网络管理员。也许是“菜霸”在网上的名气太大,从此再也没人在网上找“当年明月”的麻烦。

两地奔波的童年,断断续续的读书时光

在鄢奉天的成长过程中,更多的时间是和母亲待在一起。“奉天的爸爸经常出去打牌,有时打牌输了还会打他。”

因为与父亲相处不好,小小年纪的鄢奉天经常辗转于随州和天门两地,上学也一直呈断断续续状态。在小学五年级以前,鄢奉天在随州三里岗小学读书。2000年前后,鄢奉天随父亲来到天门,在干驿一所小学继续上学。

“他到天门后前半年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后来他父亲没有时间管他。于是,奉天迷上了网络,经常旷课跑到网吧里去。学习成绩逐渐下降”。

2005年,鄢奉天进入了天门中心中学学习。当时,鄢奉天提出:不念初一、初二,直接上初三,他认为读两个初三可以代替初一、初二的学习。在去该中学报名时,钱翠云只好对校方说:“鄢奉天在随州上过初一、初二,因此现在直接上初三。”

就这样,鄢奉天跳级上了初三,成绩竟然也不差,处于班上中等偏上。

但是,鄢奉天在天门中心中学还是读了不到一年就辍学了。对鄢奉天辍学的原因,他母亲和班主任各执一词。

据钱翠云介绍:他的退学与两件事情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件事是:一些同学欺负他、找他要钱。一旦鄢奉天不给,就有上十名学生围着打他,老师又不管。鄢奉天一怒之下,与“擂肥”的领头人狠狠打了一架。这件事闹到校长那里,校方决定开除鄢奉天和“擂肥”的领头人。虽然之后经过交涉,鄢奉天仍然继续留在学校上学,但已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而鄢奉天的班主任杨国银则认为:经常找鄢奉天要钱的是其网友。这些网友见鄢奉天不给钱,就打他。这件事还是杨国银出面解决的。

钱翠云说导致鄢奉天退学的另一原因是:有一天,鄢奉天的同学在课堂上玩一个价值上千元的玩具。

老师知道玩具是该同学向鄢奉天借的后,一气之下将玩具摔坏了。鄢奉天坚持要老师赔,还闹到了校长那里。钱翠云考虑到儿子以后还要继续读书,与老师闹僵了不好,就没有要老师赔。后来,个子较高的鄢奉天被调到第一排去坐,座位旁还有一个垃圾桶。鄢奉天认为这是老师给他“穿小鞋”,“为了不给家里增加麻烦,鄢奉天态度坚决地退学了”。

但杨老师认为,鄢奉天辍学的主要原因是“沉迷于网络导致学业没有完成”。据他介绍,读书期间,鄢奉天经常逃课到网吧。最严重时,一周有一半的时间不来上课。

天门中心中学的刘天红校长也表示,“鄢奉天当时在学校表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不坏,成绩中等,因为把心思都用在了电脑上,所以上课不是很用心。”但他们都承认:“鄢奉天很聪明,只是没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性格孤僻的农村少年,自学成才的电脑天才

“也许是从小跟父亲的关系不好,他的性格非常内向,不喜欢和人交往,话也很少”,熟悉鄢奉天的邻居、亲友都这样评价。

一次,鄢连兵赌博输了钱,心情不好,就打了鄢奉天一顿。鄢奉天觉得很委屈,一气之下,便离开爸爸回到妈妈身边。

随后,鄢奉天坚决不读书要跟着母亲一起打棉絮,但钱翠云坚决不同意。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她神色黯然地告诉记者:“尽管自己是打棉絮的,但我看不起打棉絮的……”

母子多次交流后,鄢奉天最终同意去上一所电脑培训学校。几天后,鄢奉天就跑回来了,原因是:“学校发的书太简单了,我早就懂了。”

退学后,钱翠云考虑到没时间管儿子,而他经常去网吧,既浪费钱又不安全。于是,干脆花了6000多元买了一台电脑,把鄢奉天锁在家里上网。“随后近一年时间内,鄢奉天一直待在家里上网,有时十天半月也不出门,每天只吃一顿饭。”钱翠云说。

有报道称:“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让菜霸自卑而敏感。只有在虚拟的网络中,他才能忘掉一切不如意,才能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郎。”这种感觉让他迷恋、不能自拔。

外界一直对鄢奉天何以掌握了如此高超的网络技术感到好奇。钱翠云说:一是儿子本身智商比较高,二是他对电脑有兴趣,在家期间一直不停地看书摸索。她记得很清楚:一次,儿子外出后,她将儿子的50本书卖掉了,结果儿子回来大发雷霆:因为那是他买的电脑书籍。

对话鄢奉天

“如果可以选择我想去读大学”

7 月21 日,记者费尽周折与鄢奉天取得联系,并与他做了以下对话:

个人开公司月收入远超五六千元

长江商报:你现在在哪里?是自己开公司还是为别人做事?

鄢奉天:我在广州这边,一个人开公司。

长江商报:你现在在网上的时间还是像以前那样长吗?

鄢奉天:没有,现在很正常,每天只上几个小时。

长江商报:你现在主要做哪方面的工作?

鄢奉天:程序开发。

长江商报:我听说外面有很多网络公司想花高价请你去为他们工作,一个月给你五六千元,有这件事吗?

鄢奉天:我一个月只值五六千吗?一个月五六千连我的基本生活开支都不够啊。

长江商报:你现在一个月的开支有这么多吗?现在广州的一个普通白领的工资也不过五六千元。

鄢奉天:月收入五六千元我就不用在广州混了,跳楼算了。

在网上骂人是孩子气作怪

长江商报:你为什么会在网上骂张可可(曾用名:张丹丽)?

鄢奉天:当时我确实是骂她了,当时有点小孩子气,现在想想的确不对。但我记得我骂的那人不叫张可可,我再次申明我骂的人是叫张丹丽。

长江商报:那你对当时骂张丹丽这个事情有口头或者是通过网络表达过歉意吗?

鄢奉天:这个我不能回答你,我只能告诉你,我承认我骂过人。

长江商报:你以前在网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做过不少好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违背了一些游戏规则,你对那段历程怎么看?是觉得后悔还是有成就感?

鄢奉天:那时候太小,太无知了,现在觉得太荒唐了。

看看书、上上网练就高超电脑技术

长江商报:外界都评价你很聪明,说怎么一个初中还没毕业的孩子能够掌握这么高深的网络知识,这些网络技术你是从哪学的,还是说是天生的?

鄢奉天:我没从哪儿学,都是自学的,谁生来就是天才啊?每个的爱好和专业不同而已,没有那么高深。

长江商报:但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大学毕业,也学了电脑,却达不到你那样高深的技术?

鄢奉天:没有什么高深不高深的,每个人专业不同,都有自己的特长,对于自己所不了解的专业就会认为很高深,实际上并不高深。看看书、上上网,就这样了。

最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长江商报:你只上了初中,但现在开了公司,不少人很羡慕你。你觉得自豪吗?

鄢奉天:没有,我只是现在想起来觉得挺后悔,当时没好好读书,当时要是能好好读书,我现在也能上大学了。

长江商报:你一个人在外面遇到什么困难没有?

鄢奉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只是觉得很想过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一个人在外面,要是自己不努力,谁给你饭吃啊?什么都得靠自己,读书的时候什么都不用管。

长江商报:你是说你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压力与你的年龄是不相称的?

鄢奉天:对啊。

长江商报:当年你多次想上学,虽然家里条件比较差,但还是尽量满足你的要求,后来为什么没有坚持下来呢?

鄢奉天:因为当时太小。还是那句话,没出去过就不知道辛苦,那时候还以为天天在家上学很累。就跟现在的小孩一样,不想上学,整天上网玩游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没到社会上经历过,不知道赚钱的辛苦。等到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

长江商报:假如你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呢?

鄢奉天:如果有的话,我当然选择去读大学了。这是我的最大梦想。但问题是现在没有这种机会,因为我根本就考不上大学。

长江商报:假设你考上大学,终极目的也是找工作对不对?在广州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不过五六千元,好的话也就七八千元。

鄢奉天:读大学并不是为了找工作,是为了体验大学四年的生活。说起来我也没什么好炫耀的,初中都没毕业,算是半个文盲了。

中国最著名的黑客是谁?

采访我国前最年轻的著名元老级黑客:

记者:请问你在成为黑客以前是做什么的?

Winky Bullet:以前只是个玩游戏的孩子而已

记者:那为什么会选择黑客呢?

Winky Bullet:看了很多电影,觉得里面的那些电脑高手简直太厉害了,可以说是无所不能,所以在听说有学的地方就

去学了。

记者:开始学的简单吗?你学了多久?

Winky Bullet:黑客不是一个苹果,10分钟就可以把它吃掉,它必须是坚持已久的学,很多黑客都是过来人,想必成为

真正的黑客时他们不会忘了自己求学的过程,那是和让人愉快的。

记者:你以前学的时候有没有求过什么人或拜过什么师傅?

Winky Bullet:没有。但是如果有的话我想我会学的更快,现在的黑客学生们动不动就喜欢拜这个为师傅,然后叫他们教

自己一些攻击的手段和方法,我觉得那样很无聊。

记者:那你有没有攻击过什么?

Winky Bullet:有。不过那时可以说是什么都不懂的。觉得自己会点什么了就黑这个站入侵那个网的,现在想想觉得好笑。

记者:你对现在国内的黑客们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Winky Bullet:我觉得现在国内的黑客们应该全部组成一个大家庭,象澳大利亚的就是,他么虽然称不上是黑客的高手国家

但是也不比中国差多少,他们就是全国只有一个黑客组织,别的小的当然有,不过没我们国家这么多而已

记者:你和绿色兵团的成员都认识吗?

Winky Bullet:恩,老成员都认识,自从有了北京的绿盟后就不知道了。

记者:那次8.1卫国反击战、5.1反击战、攻击白宫等诸多大事件你都参加了吗?

Winky Bullet:恩,开始觉得他们是在帮我们检测网络系统,后来越来越看不下去了,居然攻击我国电信了,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嘛~~

记者:你有徒弟吗?或是有谁求过你吗?

Winky Bullet:当然,但是我没收,因为我觉得黑客是自己学出来的,教的话是成不了黑客的,他们只会按部就班的弄那些工具,达不到黑客境界中的创造。

记者:听你讲的那么深,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了。

Winky Bullet:呵呵,不必要那么说,你是记者,在新闻方面我自然不懂,而在黑客方面你也不懂,各有各的专业嘛

记者:恩,你讲话挺深的,但是回味却很有意思很有见解,你想在复出吗?

Winky Bullet:不想,我觉得我现在的生活挺舒服的。

记者:只有很少的人知道你是国际著名黑客组织死牛崇拜的核心成员兼CEO,但是你有拿自己的技术身份去压国内的黑客们吗?

Winky Bullet:没有,我觉得没必要这么做,我只是比他们懂的多罢了,他们问我的时候我回答一下,帮他们解决一下难题。

记者:你现在在哪?

Winky Bullet:上海

记者:你的目标是哪里?我的意思是说你以后准备在哪定居?

Winky Bullet:呼和浩特,那里我喜欢,人很好,空气很新鲜,街道也干净。

记者:对了,忘了问件事,听说你和你家人有点矛盾,你还改了名字,你现在叫什么?

Winky Bullet:王叶飞

记者:你以前的外号叫什么?我是说在网络里的

Winky Bullet:外号?我不知道,也许别人给我起的,但是我真的不知道

记者:你误会的,我的意思是你的昵称,我知道在黑客界都有自己的名字。

Winky Bullet:哦,这个呀,我叫子弹。

记者:子弹?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Winky Bullet:因为我觉得黑客是网络计算机最后一道防线,他们追求的是速度和创新,比如有个计算机系统开不了,而

如果开不了的话会有很多大的麻烦等,相信这个部门的负责人一定会去找黑客,那么黑客就只有在有限的

时间内把系统打开,所以如果说黑客在做事时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时间。

记者:哦,好象也有那么点道理。

Winky Bullet:恩,各个黑客都有各个黑客的看法,我说的只是我的看法。

记者:好了,时间也不早了,最后一个问题,你现在最珍惜的人是谁?

Winky Bullet:可以不回答吗?

记者:我的职业你也知道,很多人都想知道你的私生活,你就回答我这一个。

Winky Bullet:恩,你也有你的难处,我知道。

记者:那可以告诉我吗?

Winky Bullet:Sunny

记者:这是人名字还是什么?

Winky Bullet:是我女朋友。

记者:谢谢,可以把这次的聊天记录和你的资料等公开吗?

Winky Bullet:随你吧

中国五大年轻黑客 最大年龄不超过31岁的有哪5个。

现在现役的有——极致,27岁,沧海一粟,30岁,神魔,21岁,兵者,25岁,还有一个不知道名字,17岁。

退役的最年轻黑客排行榜——焱之三火,15岁踏过工程师,世界上最年轻的五级黑客,战绩:在四级工程师等级就跨了两个等级击退六级成名黑客。

魔幻德古拉,43岁,中国顶尖的黑客之一,现在是七级,战绩:在六级的时候曾与美国的七级黑客凯文进行跨域对战,平手。

浅花,23岁,四级工程师,战绩:曾一人攻破日本信息库,并全身而退。

冬瓜,21岁,五级,战绩;与焱之三火对战后平手,两人惺惺相惜,虽然都没用全力,但也可以看出冬瓜的实力,故而两人结交。

湖北“神童”徐美多:11岁被特招,荣获十几次一等奖,有何特殊?

她11岁时,无论是专业还是心理都被证明超过同龄人的非常多。数字在她的脑子里就像是被计算机过滤一样,计算不仅迅速又精准。

凯文.米特尼克有什么事迹?

凯文·米特尼克被称为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这位“著名人物”在2012年时49岁。其实他的技术也许并不是黑客中最好的,甚至相当多的黑客们都反感他,认为他是只会用攻击、不懂技术的攻击狂,但是其黑客经历的传奇性足以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使得所有网络安全人员丢尽面子。

凯文米特尼克

凯文米特尼克

在米特尼克很小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从小就形成了孤僻倔强的性格。70年代末期,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迷上了无线电技术,并且很快成为了这方面的高手。后来他很快对社区“小学生俱乐部”里的一台电脑着了迷,并在此处学到了高超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直到有一天,老师们发现他用本校的计算机闯入其它学校的网络系统,他因此不得不退学了。美国的一些社区里提供电脑网络服务,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区网络中,家庭电脑不仅和企业、大学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门相通。当然这些电脑领地之门都会有密码的。这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大胆的计划在米特尼克脑中形成了。此后,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解美国高级军事密码。不久,只有15岁的米特闯入了“北美空中防护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同时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然无息的溜了出来。这成为了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

在成功闯入“北美空中防护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又把目标转向了其它的网站。不久之后,他又进入了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的通信网络系统。他更改了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包括一些知名人士的号码和通讯地址。结果,太平洋公司不得不作出赔偿。太平洋电脑公司开始以为电脑出现了故障,经过相当长时间,发现电脑本身毫无问题,这使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系统被入侵了。

这时的米特尼克已经对太平洋公司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开始着手攻击联邦调查局的网络系统,不久就成功的进入其中。一次米特尼克发现联邦调查局正在调查一名“黑客“,便翻开看,结果令他大吃一惊——这个“黑客”是他自己。后来,米特尼克就对他们不屑一顾起来,正因如此,一次意外,米特尼克被捕了。由于当时网络犯罪很新鲜,法律也没有先例,法院只有将米特尼克关进了“少年犯管所”。于是米特尼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因网络犯罪而入狱的人。但是没多久,米特尼克就被保释出来了。他当然不可能改掉以前的坏毛病。脆弱的网络系统对他具有巨大的挑战。他把攻击目标转向大公司。在很短的时间里,他接连进入了美国5家大公司的网络,不断破坏其网络系统,并造成这些公司的巨额损失。1988年他因非法入侵他人系统而再次入狱。由于重犯,这次他连保释的机会都没有了。米特被处一年徒刑,并且被禁止从事电脑网络的工作。等他出狱后,联邦调查局又收买了米特尼克的一个最要好的朋友,诱使米特尼克再次攻击网站,以便再次把他抓进去。结果——米特尼克竟上钩了,但毕竟身手不凡,在打入了联邦调查局的内部后,发现了他们设下的圈套,然后在追捕令发出前就逃离了。通过手中高超的技术,米特尼克在逃跑的过程中,还控制了当地的电脑系统,使得以知道关于追踪他的一切资料。

后来,联邦调查局请到了被称为“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的日裔美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下村勉开始了其漫长而艰难的缉拿米特行动。他费尽周折,马不停蹄,终于在1995年发现了米特尼克的行踪,并通知联邦调查局将其捉获。1995年2月,米特尼克再次被送上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看着第一次见面的下村勉,由衷地说:“你好呀,下村,我很钦佩你的技术。”这一次,米特尼克被处4年处徒刑。在米特尼克入狱期间,全世界黑客都联合起来,一致要求释放米特尼克,并通过为不断的攻击各大政府网站的行动来表达自己的要求。这群黑客甚至还专门制了一个名为“释放凯文”的网站。1999年米特尼克终于获准出狱。出狱后他便不断地在世界各地进行网络安全方面的演讲。

许多世界顶级网站,超级公司一听到黑客这个名词,便犹如谈虎色变般的恐惧。对于黑客的存在,每个网民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喜欢黑客更喜欢做黑客,因为他们认为这样能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然而更多的人憎恨黑客,甚至要求国家法律对那些黑客进行严惩。就像他一样当2000年1月21日美国法庭宣布他假释出狱后,几乎当今所有依赖电脑和网络的公司、 企业都开始了胆战心惊的生活,人们害怕他会重操旧业。

那么此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超级黑客:凯文·米特尼克。

他是第一个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缉的黑客,走出牢狱之后,他马上又想插手电脑和互联网。有了他,世界又不平静了。凯文·米特尼克也许可以算得上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厉害的黑客,他的名声盛极一时,后随着入狱而逐渐消退。

凯文·米特尼克是一个黑客,而且是一个顶级黑客。

天赋英才

凯文·米特尼克1963年8月6日出生在美国洛杉矶一个中下阶层的家庭里。3岁时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劳拉生活,由于家庭环境的变迁导致了他的性格十分孤僻,学习成绩也不佳。但实际上他是个极为聪明、喜欢钻研的少年,同时他对自己的能力也颇为欣赏。

当米特尼克刚刚接触到电脑时,就已经明白他这一生将与电脑密不可分。他对电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电脑语言“0,1”的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方式天生合拍,在学习电脑的过程中,为米特尼克几乎没有遇到过什么太大的障碍。他编写的程序简洁、实用、所表现的美感令电脑教师都为之倾倒。他的电脑知识很快便超出了他的年龄。在15岁的时候,米特尼克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

首次被捕

80年代初正是美国电话业开始转向数字化的时候,米特尼克用遥控方式控制了数字中央控制台的转换器,轻而易举地进入了电话公司的电脑,使他可以任意地拨打免费电话,还可以随意偷听任何人的电话。1981年,米特尼克和同伙在某个假日潜入洛杉矶市电话中心盗取了一批用户密码,毁掉了其中央控制电脑内的一些档案,并用假名植入了一批可供他们使用的电话号码。这次事件闹得很大,不久电话公司便发现了并向警察局报案。警方进行了周密地调查,可始终没有结果。直到有一天一名米特尼克同伙的女朋友向警方举报,这时才真相大白。也许由于当时米特尼克年纪尚小,17岁的米特尼克只被判监禁3个月,外加一年监督居住。

老师们赞叹他是一位电脑奇才,认为他是个很有培养前途的天才少年。但首次监狱生活不仅未使他改过自新,反而使他变本加厉在网络黑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被FBI通缉

1983年,他因被发现使用一台大学里的电脑擅自进入今日互联网的前身ARPA网,并通过该网进入了美国五角大楼的的电脑,而被判在加州的青年管教所管教了6个月。被释后,米特尼克干脆申请了一个号码为“XHACKER”即“前黑客”的汽车牌照,挂在自己的尼桑车上。然后,米特尼克继续在网络上横行无忌,时而潜入软件公司非法窃取其软件,时而进入电脑研究机构的实验室制造麻烦,并继续给电话公司捣蛋。

1988年他再次被执法当局逮捕,原因是:DEC指控他从公司网络上盗取了价值100万美元的软件,并造成了400万美元损失。这次,他甚至未被允许保释。心有余悸的警察当局认为,他只要拥有键盘就会对社会构成威胁。米特尼克被判处一年徒刑。一年之后,他又马上施展绝技,成功地侵入了几家世界知名高科技公司的电脑系统。根据这些公司的报案资料,联邦调查局推算它们的损失共达3亿美元。正当警方准备再度将之逮捕时,米特尼克突然从住所消失,过起了逃亡的地下生活。

滑铁卢

1994年圣诞节,米特尼克向圣迭戈超级计算机中心发动了一次攻击,《纽约时报》称这一行为“将整个互联网置于一种危险的境地”。这一攻击的对象中还包括一个因为米特尼克而成名的人物,即后来人称“美国最出色的电脑安全专家之一”,在该中心工作的日籍计算机专家下村勉。

1995年2月15日,下村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米特尼克的行踪——藏匿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并迅速通知美国联邦调查局将这个被称为“最出色的网络窃贼”、“地狱黑客”的米特尼克逮捕。1995年2月,米特尼克终于被送上了法庭。在法庭上,带着手铐的米特尼克转向第一次见面并出庭作证的下村努,由衷地说:“你好啊下村,我钦佩你的技术”。

这次,他被指控犯有23项罪,后又增加25项附加罪。

保释

1997年12月8日,米特尼克的网络支持者,要求美国政府释放米特尼克,否则,他们将启动已经通过网络置入世界许多电脑中的病毒!他们宣称,一旦米特尼克获释,他们将提供病毒的破解方法。一时间,因特网又陷入了一次新的恐慌之中。

审判一直进行到1999年3月16日,米特尼克承认其中5项罪名和两项附加罪,总共被判刑68个月,外加3年监督居住。联邦调查局还指控他造成了几亿美元的损失,控方要求的赔偿额是150万美元。据米特尼克的侵入行为导致他们蒙受大约2亿9000万美元的损失。这些受害者包括高科技大公司如Sun系统公司、Novell电脑公司、NEC美国公司以及诺基亚移动电话等。

律师在为他辩护时称,“黑客行为犹如吸毒,靠当事人的理智绝对无法改变这一行为。”米特尼克一心扑在电脑上,黑客行为使他感到兴奋不已。

2000年1月21日,美国法庭宣布他假释出狱。此时的米特尼克身体比过去略瘦,但显得更加精悍。媒体广泛报道了他被释放的消息,提到他打算“先上大学重新学习电脑”。可他的愿望大概很难实现,当局将在今后三年对米特尼克(36岁)实施缓刑。在此期间,他不允许接触任何数字设备,包括程控电话、手机和任何电脑。因为有关当局担心这位大名鼎鼎的黑客一旦接触到电脑,会再度给Internet带来麻烦。还在狱中时,有一次米特尼克不知从哪里弄到一台小收音机,将之改造后竟然用他监听监狱管理人员的谈话,为此他被监狱当局从普通牢房转到隔离牢房,实行24小时连续监管。

出狱

出狱不久,米特尼克得到了一份工作:为一家互联网杂志写专栏文章。但是,法官认为这份工作“不适合于他”,怕他制造破坏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技术。米特尼克不认为自己连写文章的权利都没有。为此,他重新走上法庭,要求允许他成为一家因特网杂志的专栏作家。如果如愿以偿地得到这份工作,他将获得每月5000美元左右的底薪,每写一篇文章另外获得750美元的报酬,以及出版物的50%的利润。

但他的律师伦道夫说,米特尼克要在大学攻读电脑学科,为此,他准备向当局申请批准使用电脑……

米特尼克的所作所为与通常人们所熟悉的犯罪不同,他所做的这一切似乎都不是为了钱,当然也不仅仅是为了报复他人或社会。他作为一个自由的电脑编程人员,用的是旧车,住的也是他母亲的旧公寓。他也并没有利用他在电脑方面公认的天才或利用他的超人技艺去弄钱,尽管这对他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同时他也没有想过利用自己解密进入某些系统后,窃取的重要情报来卖钱。对于DEC公司(1998年被康柏公司收购)的指控,他说:“我从没有动过出售他们的软件来赚钱的念头。”他玩电脑、入侵网络似乎仅仅是为了获得一种强大的权力,他对一切秘密的东西、对解密入侵电脑系统十分痴迷,为此可以放弃一切。

他对电脑有一种异乎常人的特殊感情,当美国洛杉矶的检察官控告他损害了他进入的计算机时,他甚至流下了眼泪。一位办案人员说,“电脑与他的灵魂之间似乎有一条脐带相连。这就是为什么只要他在计算机面前,他就会成为罪人的原因。”

主要成就

他是第一个在美国联邦调查局"悬赏捉拿"海报上露面的黑客。他由于只有十几岁,但却网络犯罪行为不断,所以他被人称为是"迷失在网络世界的小男孩"。

第一次接触计算机:在他十几岁的时候,米特尼克还买不起自己的计算机,他只能赖在一家卖无线电的小商店里,用那里的样品及调制解调器来拨号到其它计算机。

自己独特的工具:在潜逃的三年里面,米特尼克主要靠互联网中继聊天工具(IRC)来发布消息以及同朋友联系。

鲜为人知的事实:米特尼克曾被判到社区治疗中心治疗一年,在这段时间为了戒掉自己的计算机瘾,他曾经登记参加了一项专为各种瘾君子准备的12步计划。

2002年,对于曾经臭名昭著的计算机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来说,圣诞节提前来到了。这一年,的确是Kevin Mitnick快乐的一年。不但是获得了彻底的自由(从此可以自由上网,不能上网对于黑客来说,就是另一种监狱生活)。而且,他还推出了一本刚刚完成的畅销书《欺骗的艺术》(The Art of Deception: Controlling the Human Element of Security)。此书大获成功,成为Kevin Mitnick重新引起人们关注的第一炮。

巡游五角大楼,登录克里姆林宫,进出全球所有计算机系统,摧垮全球金融秩序和重建新的世界格局,谁也阻挡不了我们的进攻,我们才是世界的主宰。

——凯文·米特尼克

60年代加拿大传播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经预言,电子媒介可以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他不无乐观地指出:“信息的即索即得能创造出更深层次的民主,未来的全球村舒适而开放。”然而,这个村落既没有‘乡规民俗”,更缺少道德法律。而那些电脑领域的天才型人物也就堂是地高挂“黑客”招牌,在比特世界神出鬼没为所欲为。在因特网上,他们有点像古龙笔下的陆小凤游戏江湖、风流倜傥也有点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爱搞点恶作剧逗你玩;没钱的时候,也会学着孔乙己一样,盗点信息换酒喝,并嚷着“读书人窃不算偷”;有时也会扮演一个玩世不恭、英雄救美的罗宾汉,制造一点点神幻的浪漫。

这些曾经年轻和仍然年轻的介乎鬼才与天才之间的黑客精英以其传奇色彩的网上经历为人赞叹不已的同时,也深深地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误区,他们在网络游荡过程中,稍不留神就范下了弥天大祸。但正因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原来森严冰冷的赛柏空间(Cyberspace)充满了戏谈之情,多了调侃之意。

电脑神童的骇世杰作

编辑本段入侵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勒,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1]

编辑本段个人经历

在所有的黑客中,凯文·米特尼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坞甚至将他搬上了银幕。

电脑天才

在他15岁的时候,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

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列为头号通缉犯,并为他伤透了脑筋。可以说,米特尼克是真正的少年黑客第一户。

凯文·米特尼克于1964年出生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米特尼克只有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

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快就学会了自立,但父母的离异在米特尼克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

米特尼克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对儿童的教育缺乏经验,但这丝毫没有妨碍米特尼克超人智力的发育。事实上,在很小的时候,

米特尼克就显示了他在日后成为美国头号电脑杀手应具备的天才。

米特尼克小时候喜欢玩“滑铁卢的拿破仑”游戏。

这是当时很流行的游戏,根据很多专家的尝试,最快需要78步能使拿破仑杀出重围到达目的地——巴黎。

令人吃惊的是,米特尼克很快便带领拿破仑冲出了包围圈。两天以后,米特尼克只花83步就让拿破仑逃过了滑铁卢的灭顶之灾。

而一周后,米特尼克就达到了与专家一致的水平——78步。

随后,米特尼克便将拿破仑扔进了储物箱里,并淡淡地对母亲说:“已经不能再快了。”当时米特尼克年仅4岁。

20世纪70年代,13岁的米特尼克还在上小学时,就喜欢上了业余无线电活动,在与世界各地无线电爱好者联络的时候,

他第一次领略到了跨越空间的乐趣。当米特尼克刚刚接触到电脑时,就已经明白他这一生将与电脑密不可分了。

电脑语言‘0、1’所蕴涵的数理逻辑知识与他的思维方式天生合拍,他编写的程序简洁、实用,所表现的美感令电脑教员为之倾倒。

在电脑世界里,网络空间最让米特尼克着迷。在网络空间,米特尼克暂时摆脱了他所厌恶的现实生活,发泄着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

当时,美国已经开始建立一些社区电脑网络。米特尼克所在的社区网络中,家庭电脑不仅和企业、大学相通,而且和政府部门相连。

当然,这些“电脑领地”之门常常都有密码封锁。

这时,一个异乎寻常的大胆计划在米特尼克头脑中形成了。

他通过打工赚了一笔钱后,就买了一台性能不错的电脑。

此后,他以远远超出其年龄的耐心和毅力,试图破译美国高级军事密码。

不久,年仅15岁的米特尼克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

他和另外一些朋友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然后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

这确实是黑客历史上一次经典之作。1983年好莱坞曾以此为蓝本,拍摄了电影《战争游戏》,

演绎了一个同样的故事(在电影中一个少年黑客几乎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破解密码的过程中,米特尼克一开始就碰到了极为棘手的问题,毕竟事关整个北美的战略安全,这套系统的密码设置非常复杂,

米特尼克最初设计的跟踪解码程序很快就败下阵来。但是米特尼克喜欢挑战,

他经过努力在两个月时间升级他的跟踪解码程序后,终于找到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后门”。

这正是整套系统的薄弱环节,也是软件的设计者留下来以方便自己进入系统的地方。

这样,米特尼克就顺顺当当,“大摇大摆”地进入了这个系统。

他向朋友们吹嘘:“我知道美国所有指向天空,指向俄国及其盟友的核导弹的名称、数量和位置!”同伴们不相信,他就打开电脑,让他们开开眼界。

小伙伴们终于相信米特尼克说的是真的,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对他当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

对此,米特尼克心理上非常满足。同伴们将他们的特大发现告诉大人,当时没有人相信这些孩子说的是真话。

闯入军方

这件事对美国军方来说已成为一大丑闻,五角大楼对此一直保持沉默。事后,美国著名的军事情报专家克赖顿曾说:“如果当时米特尼克将这些情报卖给克格勃,那么他至少可以得到50万美元的酬金。而美国则需花费数十亿美元来重新部署。”

闯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之后,米特尼克信心大增。不久,他又破译了美国著名的“太平洋电话公司”在南加利福尼亚州通讯网络的“改户密码”。他开始随意更改这家公司的电脑用户,特别是知名人士的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一时间,这些用户被折腾得哭笑不得,太平洋公司也不得不连连道歉。公司一开始以为是电脑出了故障,经反复检测,发现电脑软硬件均完好无损,才意识到是有人破译了密码,故意捣乱。当时他们唯一的措施是修改密码,可这在米特尼克面前实在是雕虫小技。

幸好,这时的米特尼克已经对太平洋公司没有什么兴趣了。他对联邦调查局的电脑网络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天,米特尼克发现特工们正在调查一名“电脑黑客”,便饶有兴趣地偷阅起调查资料来。看着看着,他大吃一惊:被调查者竟然是他自己!米特尼克立即施展浑身解数,破译了联邦调查局的“中央电脑系统”的密码,开始每天认认真真地查阅“案情进展情况的报告”。不久,米特

中国年龄最年轻的黑客汪正扬为了不做作业,黑掉学校的答题器,后来怎样?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他的计算机能力非常高超,大学毕业后,他找到了一份待遇非常好的工作,如今生活过得很美满。

  • 评论列表:
  •  囤梦淤浪
     发布于 2022-06-12 18:46:03  回复该评论
  • 器,轻而易举地进入了电话公司的电脑,使他可以任意地拨打免费电话,还可以随意偷听任何人的电话。1981年,米特尼克和同伙在某个假日潜入洛杉矶市电话中心盗取了一批用户密码,毁掉了其中央控制电脑内的一些档案,并用假名植入了一批可供他们使用的电
  •  夙世一镜
     发布于 2022-06-12 18:34:58  回复该评论
  • ebody?"、"Back And Forth"、"One In A Million"、"If Your Girl Only Knewa"以及2003年最新单曲"Mis
  •  性许时窥
     发布于 2022-06-12 21:34:50  回复该评论
  • 是地高挂“黑客”招牌,在比特世界神出鬼没为所欲为。在因特网上,他们有点像古龙笔下的陆小凤游戏江湖、风流倜傥也有点像金庸笔下的“老顽童”,爱搞点恶作剧逗你玩;没钱的时候,也会学着孔乙己一样,盗点信息换酒喝,并嚷着“读书人窃不算偷”;有时也会扮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