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全世界最牛的,危害最大的几起黑客事件是哪些?
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计算机主机内被侵入,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被翻遍,然后该黑客又悄无声息地溜了出来。
加力麦金农,入侵美国宇航局,企图中找到外星人的证据。最后一次入侵因为没有使用代理被抓。
黑客的起源:
“黑客”一词是英文Hacker的音译。这个词早在莎士比亚时代就已存在了,但是人们第一次真正理解它时,却是在计算机问世之后。根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hack”一词最早的意思是劈砍,而这个词意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计算机遭到别人的非法入侵。因此《牛津英语词典》解释“Hacker”一词涉及到计算机的义项是:“利用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技术,设法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访问计算机文件或网络的人。”
最早的计算机于1946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而最早的黑客出现于麻省理工学院。贝尔实验室也有。最初的黑客一般都是一些高级的技术人员,他们热衷于挑战、崇尚自由并主张信息的共享。
1994年以来,因特网在中国乃至世界的迅猛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方便、自由和无限的财富。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越来越网络化,并且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娱乐的一部分。可以说,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信息已成为物质和能量以外维持人类社会的第三资源,它是未来生活中的重要介质。而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黑客也随之出现了。
黑客对计算机造成危害的事例
网络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给人带来的的确是有非常大的益处的,比如在经济、军事、工作和学习中,都有着无法替代的好处。但是由于他的功能和用处的如此巨大,使的他又有着非常可怕的一面,那就是利用高科技犯罪或者因此而产生的其他犯罪。
近几年中,黑客多次攻击国内网站和国外的网站,使得人们谈“黑”色变;
经济犯罪使得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冲击,大量国家资金和个人基金严重流失,使得人们越来越害怕接触到网络,这样使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受到冲击;
网吧的犯罪更是逐年增加,有很多的事例和血的事件在网吧发生,本来网吧是休闲和娱乐的地方,可是却变成了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孳生地了。
现在的网络状况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和重视。
黑客非法获取个人信息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犯罪者需要承担网络入侵罪。
据报道,全国各地出现多起网络安全事件。比如日前广州天河警方通报称:近期警方在工作中发现,有人通过网络非法入侵学校、高校、教育机构内部网络通信系统和教育资源平台,非法获取、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及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使用情况。目前警方已对相关人员进行刑事拘留。在互联网日益普及、信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各大互联网企业积极推动自身信息安全建设及管理力度的提升,“信息安全”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于各行各业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概念。
入侵行为与损害后果
根据《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以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定罪处罚。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来看,“计算机信息系统发生泄露或者遭受破坏后,受害方请求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毁损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里“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两部分。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入侵行为进行法律规定不会产生歧义。只要行为人以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为目的,采用非法手段侵入计算机网络或其他具有独立功能的电子信息系统,就构成了入侵罪。
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货币政策、金融管理、卫生健康等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前款规定的犯罪行为具有牵连关系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盘点一下,有哪些著名的黑客入侵案?
2015年,多家知名连锁酒店、高端品牌酒店存在严重安全漏洞,海量开房信息存泄露风险。多家P2P平台同时遭不法黑客攻击。内蒙古19万考生信息泄露。2016年,OpenSSL水牢漏洞 多家公司受影响。济南20万儿童信息被打包出售,信息精确到家庭门牌号。2017年,事件一 台湾外事部门遭不法黑客攻击,1.5万笔个人资料外泄。事件二 10月,Reaper僵尸网络病毒每天可感染1万台物联网设备。以上都是最近比较出名的黑客事件。
黑客日常的生活也没什么特别的,别人工作的时候他在破防火墙,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破。其实黑客也是很累的,如果是不受雇佣的黑客,他们每天做的事情完全就是出于兴趣,绝大多数黑客也不敢黑银行或者金融机构,或者说他们压根没能力黑进去。所以黑客们的生活很平淡,吃吃睡睡,可能不怎么出门,但是他们出门也绝对不会让你看出他们是黑客。我们在这里就不讨论那些收到国家安全部门雇佣的职业黑客以及利用黑客技术进行犯罪的黑客团伙了,他们做的事情我们一般人接触不到,也很难了解他们每天在干嘛。我们就看看那些凭着爱好兴趣来维持生活的黑客们吧。我认识一位自称黑客的朋友,当然我不知道真假,跟他在一个地方上过班,但是不久他就辞职了。
只要不做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黑客实在没有什么特殊的,就像我们下课下班就去玩会游戏或者打打球,黑客们就回去倒弄电脑去了,他们平时也不会不吃饭不睡觉,正常人一样,可能会因为睡眠不足有黑眼圈,除此之位,没有不同。
百度被黑事件的相关案例
(一) 2000年8月31日 新浪网曾“被黑”;
(二) 2006年9月12日,百度遭黑客攻击,导致百度搜索服务在全国各地出现了近30分钟的故障,在对百度服务器执行“Ping”命令时发现域名丢包率达到100%;
(三) 2008年12月2日 ,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官方网站CCTV的音乐频道被一名自称“小波”的黑客侵入并修改了页面,并留下挑衅的字语。
(四) 2009年8月,Twitter和社交网站Facebook分别遭遇黑客攻击,致使Twitter服务瘫痪,而Facebook也严重受创,服务速度大为减慢;
(五) 2009年5月,美国网络搜索引擎巨头谷歌遭遇黑客攻击,其阿尔及利亚、波多黎各和摩洛哥、乌干达等地的域名主页均发生过被黑客劫持的情况;
(六)2011年7月6日下午16点百度再次出现大面积不能访问,据报道是前端服务器原因造成
专家观点
对此重大突发性事件,长期关注搜索引擎与网络营销的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搜索引擎分析师卜梓琴给出以下评论与独家观点(欢迎新闻媒体与各界人士引用或讨论):
(1)暴露了国内互联网企业安全隐患。“百度被黑”事件本身暴露了我国互联网企业诸多问题,不仅是事先安全防范意识和监控措施,还有在出现突发性故障后的应急反应机制方面,所以互联网企业需自身提高技术创新与突破,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技术监管与防范,设置预警方案,比如技术处理方案、设置备用域名、公关关系处理方案等;
(2) 互联网域名服务器安全性未受到应有重视。此次攻击黑客利用了DNS记录篡改的方式。根本原因在于互联网域名的DNS管理服务器安全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并提醒称,绝大多数域名都存在类似安全风险,使得DNS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3) 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搜索引擎是互联网的一个核心节点,是网民上网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短时间内,而百度作为中国搜索引擎的“旗舰”,被破坏后的替代品竟是谷歌,国内其他搜索引擎有道等没有扮演谷歌的角色。
(4) 互联网产业网络安全亟待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战场是未来各国必争之地,未来的“网络战争”也很有可能打响。互联网产业直接影响该国的社会和经济等诸多领域,甚至造成大面积的行业瘫痪,这影响不亚于国家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被人牵制、乃至控制。
(5) 即使企业网站安全级别很高,技术精良,但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调整、巩固和加强互联网结构。
(6) 从该事件引发的种种“连锁反应”,也从侧面反映了搜索引擎作为用户使用全球互联网的一“节点”的重要地位。而百度,无疑已深入中国网民的生活,与网友的生活密不可分。换句话说,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工作、学习、商务、休闲的每一个环节。
(7) 因为百度庞大的用户群体、市场占有率等因素以及媒体关注度,使他具有很高的媒体关注度,若加之百度运作合理,‘百度被黑’极有可能成为“2010十大网络事件”,若百度运作得到,力挽狂澜,还有可能成为网络营销的经典案例。
(8)面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错综复杂,部分极端分子通过攻击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网站的手段来彰显自己的影响力、开展政治宣传、甚至向异己示威并进行要挟,其影响力效果,甚至可能不亚于制造一个类似911的事件。
(9)由于目前我国没有DNS根服务器(全世界13台DNS根服务器均设在美国),我国的DNS请求实际上由一台台镜像服务器负责处理,镜像服务器分布于世界各地,由国家专属机构负责维护。
(10)众所周知,国际互联网技术和游戏规则都是美国人制定和把控的,我们没有核心技术。与2009年5月30日轰动一时的“微软封杀五国MSN服务事件”道理如出一辙,这次“百度事件”再次提醒并鞭策我们:落后与被动只能处处挨打,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不仅需要不断提高技术创新与监管力度,还是牢牢把握互联网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争取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加强信息安全,也才能使得我们的互联网产业是真正自主可控,也才能长期稳定、持续与健康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