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

电脑高手24在线咨询,黑客24小时在线接单网站,黑客接单平台,黑客网站找人,黑客在线qq接单

散播黑客攻防技术(黑客攻击防范)

本文目录一览:

网络攻防基础知识

黑客守则可千万别忘了,至少有几条要牢记谨守:

1、谨慎存放有关攻击资料的笔记,最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记录——让人不知所云;

2、在虚拟世界的任何地方都要用虚拟的ID行事,不要留下真实姓名或其它资料;

3、不要向身边的朋友炫耀你的技术——除非你认为就算因他的原因导致你*^%$,你也不会怪他……

4、网友聊天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学习与攻击计划——拍搭当然不一样啦。

也许你会觉得我太过多事,但现在国内突然涌起的这阵“黑客热”的确象一个难以把握的漂漂MM,往好里想,情势大好,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但……国家的安全部门允许这群拥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人在不受其控制的情况下呢,自由地在可能有机密情报的电脑世界里转悠吗?几则最新的消息或许应该看一看(都是99-11月的):

1、北京公安部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安全小组,专门对抗敌方黑客入侵;

2、大陆已着手因应资讯战的建设工作,并於‘总参二部(军事情报部)’下设‘科学装备局’,此一机构目前也针对电脑网络资料窃取、窜改及散播病毒等加以监控。(台湾报导)

3、据某报声称(解放军报?),信息战已迫在眉睫,应该有一个“网军”来因应这种情势……

我们只对技术感兴趣,但千万不要因为热爱技术却坑了自个儿,所以,小心点儿好,是吧!

还有,我只是一个电脑爱好者,各位千万别把我当黑客,我也不懂如何黑——正所谓咬人的的狗不叫——一句出口骂了自个儿不说还得罪一大片……本文档只为电脑爱好者提供,如有任何非法使用情况发生,一概由肇事者自行承担责任——先撇清了^^

好了,题外话说到这里,现在先把我计划中的内容理个大纲吧:

1、安全概念及思路(别忽略了它噢,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其实真正软件中的漏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多,而被攻破的系统有许多是因为人为的疏失才“惨遭蹂躏”的。

2、以入侵者的角度考虑安全问题(整个入侵过程的思路与动作方法,有机会我会把一整个过程详细写下并贴图的,这是后话)

3、系统配置方案

4、几篇国外基础性文章的翻译

5、部份国内较流行工具的使用方法

好,现在开始我们的第一章,安全概念及思路:

一、综述、

一提起网络安全,大家心里想到的首先应该都是“某某的主页被黑了”“五角大楼昨天又被黑客闯入”之类的讯息,其实我认为这只是安全的一个方面,是属远程攻击,但你是否想到,90%以上的入侵行为其实不是黑客们干的,而是你身边的同事、朋友……或者你再想想,系统被人侵入后造成资料丢失的后果,但如果你的电脑被暴雨干干净净彻头彻尾地洗了一遍,你里面的数据还在不在呢?所以我认为计算机安全应该分为物理安全、本地安全和远程安全。

物理安全因为牵涉到储如机房布置,防水防火等事项,不在本文的讨论范畴内。

二、本地安全失控

@ 单机安全

古龙大侠说过:越是亲密的朋友,就可能是越危险的敌人。听说过吧——没有?我告诉你吧,你有一台电脑,平时用来上上网,玩玩游戏,偶尔也敲点公文进去,你认为它挺安全的,但有一天,你的朋友突然告诉你,他有你的上网帐号和密码,你相信吗?——不要不信,这种方法挺多的,假如你用的是WINDOWS,假如你拨号上网的密码写了保存,那——默哀三分钟——你根本一点安全概念都没有嘛!任何人只要在你的电脑上运行某个小软件就……

我从来不保存什么密码——你可能要得意的说,但——你的朋友在你电脑里装了一个木马,可以捕捉拨号网络那个“连接到”的Caption,然后记下你所按的键盘,悄悄地将文件写入一个加密过的文本后再自动退出——会点编程的人应该都做得到,你的电脑是不是失守了?

设了屏幕保护密码——天啊,重启动后还有什么?

设定了管理策略,用策略编辑器编辑过,如果不输密码他就进不了,进去了也什么都干不成!——把你的user.dat和system.dat删掉后用我的代替,这个主意你认为怎么样?

当然我不是让你杯弓蛇影弄得一个朋友都没有只能形影相吊——这样活着太没劲啦!

如果你的电脑没有机密资讯的话当然无所谓,如果有——保证尽量少的人接触它!

写了这么多都是WIN9X的,UNIX系统里这方面的问题是不是就少了呢?从物理方面来说,如果一台机器摆放的位置不安全,能让人有足够的时间打开机箱做一些手脚,你的机器就无法安全,就拿我的机子来说吧,我有两块硬盘,但在WIN9X和NT里都看不到第二块硬盘的影子——我把它装上了LINUX,而且只能从一个特定的地方启动它,启动之后,在LINUX下,我可以任意的用mount命令装其它操作系统里的所有数据一扫而空……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电脑病毒安全威胁七大特征

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计算机病毒发展史话 新兴安全威胁七大特征,希望能让大家认识到病毒,希望对你有帮助!

电脑病毒安全威胁七大特征:

■ 历史悠久的自我防御技术

早自过去的档案型、开机型或宏型病毒,即开始采用加密、压缩、自我编码、变体引擎(McTation Engine或Polymorphic Engine)、更名感染等技术,藉此逃避防毒软件的侦测及追捕。这些病毒自我防御技术,仍为目前流行的恶性程序所沿用。

除此之外,一些恶性程序还具备自我检查及反防毒软件(Anti-Antivirus)的能力,他们会在计算机被启动的同时,卸载系统中的防毒软件或防火墙软件。

不过,目前恶性程序的发展趋势似乎有了转变,虽然过去的自我防御功能仍继续沿用,但已非关注的重点。

反之,这些恶意程序不再在乎是否能被防毒软件或 其它 安全配备侦测阻挡,因为再怎么防,不用多久,资安厂商仍很快就有因应 措施 及解决方案的推出。所以他们追求的重点已转变成「快、狠、准」,也就是尽可能地在最短的时间内,以迅雷不及掩耳、秋风扫落叶的方式,造成一定的影响或达到一定的目的。也因为如此,许多恶意程序甚至设定自我毁灭时间。

■ 令人眼花撩乱的庞大变种

变种的老祖宗应该可以上溯自1997、98年间甚为流行的千面人病毒(Polymorphic/Mutation Virus),该病毒具备自我编码的能力,每感染一个档案,其病毒码都不一样。基本上,千面人应归类成多形病毒的一种。

虽然千面人病毒具备变幻莫测的外表,但它仍有破绽,就是每个变换后的病毒码,其程序开头都相同,所以仍然有迹可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网上遂有了.OBJ的变体引擎子程序供人下载撰写多形病毒。总之,由于变体引擎及病毒原始码的公开,所以各式各样的变种因而斥充在网络上。

如今的恶性程序除了展开全球性传播的"水平繁衍"外,并藉由不断的变种进行延绵好几十代的"垂直繁衍"。更可怕的是,这些恶性程序还结合不同的混合式攻击技术,让每代的变种各具不同"邪恶"特性及破坏力,或是每隔一代海纳百川地加入新的"毒术"。

过去病毒多半接续个两三代就"over"了,如今恶意程序传宗接代的能力一个比一个强,动辄几十代,甚至打破30代大关,例如培果病毒(Bagle)到目前为止共有37代变种,实在惊人。

若以平均天数来看,早先的顽皮熊病毒,从2002年10月第一代出现起,到2004年9月第四代止,大约平均每176天才推出新的变种。如今像是Bagle、MyDoom、NetSky及Korgo等蠕虫,平均不到10天就推出新的变种。其中,最可怕的莫过于Korgo蠕虫,在短短三个月多内,就接连繁衍出高达27代的变种,换句话说,其不到3天就变种一次。

感觉起来,这些恶意程序彷佛在比谁的生育率比较强似的,事实上Bagle、Netsky和MyDoom的确一直在互别苗头,不但相互争夺变种的数目高低,甚至相互攻击(例如Bagle变种专砍Netsky,而Netsky也专门找MyDoom下手)。

■ 乱"件"齐发的垃圾邮件

对于恶意程序而言,电子邮件彷佛就是其增加其功力的大补丸。为了达到最终感染及传播的目的,黑客多半会采用社交工程学(Social Engineering)来引诱收信者打开附件或连结,进而启动或下载攻击程序。此外,过去也有不少病毒邮件,进而发展出不用开启邮件及附件,只要浏览就会中毒的技术。

在信件传播方面,由于采用微软讯息应用程序接口(MAPI)来发病毒邮件,很容易会被防毒软件拦截到,所以黑客多半都会改用专属的SMTP外寄邮件服务器,绕过防毒软件的拦截网来发送病毒信。

自从Melissa宏病毒开启恶意程序搭乘电子邮件的首例之后,许多恶意程序,尤其是造成重大影响的蠕虫几乎都是以垃圾邮件为作恶的工具,垃圾邮件的问题也开始被广泛注意。

史上利用垃圾邮件最彻底、最成功的蠕虫当推Sobig.F,该蠕虫每隔几秒钟就会自动向受害计算机中的所有通讯簿名单发出毒件,因而登上史上传播最迅速的宝座,莫怪乎有人称其为史上最强力的超级邮件发送机(Mass Mailer)。

■ 难以抗拒的诱惑-社交工程

社交工程(Social Engineering)原本是一种源自于飞客(Phreak)的诈骗手法,对于该手法读者应该不致于太陌生,因为之前没多久,相信很多人应该曾接到一些诈骗电话,像是谎称自己是警察人员,并告知接听者的银行账号被盗领,或是"你儿子现在在我手上,快拿两百万过来"等云云,这些就是运用社交工程的显例。

基本上,社交工程是利用人性弱点,并透过威胁、利诱的手法来进行骗取对方信任或遵从某个动作的技术。对于大部分的企业而言,技术面的问题好解决,但是牵涉到人性面的问题就相当棘手难防了,也因为如此,社交工程已成为蠕虫、特洛伊木马等恶意程序惯用的技术之一。

尤其对个人而言,面对每日眼花瞭乱的邮件实在很难防,而网上琳琅满目的MP3音乐、共享软件或图文件的诱惑力更难扺挡,偏偏这些东西是黑客运用社交工程的最佳试炼场。

■ 有洞就钻

在过去,软件上的臭虫(Bug)顶多会造成软件或系统稳定性或兼容性上的问题,但如今却成为黑客攻击的主力目标。赛门铁克亚太区技术安全顾问林育民表示,如今许多软件及平台都存在许多漏洞,而后一版本的软件大多仍会继续沿用之前版本的组件,所以漏洞有可能也会流传到不同版本之中。如此一来,便成为黑客及蠕虫攻击的目标。所以系统弱点及软件漏洞已成为目前计算机安全上的重大课题。

根据Gartner Group今年4月的分析 报告 指出,2003年有25%的网络攻击事件来自于已知漏洞。面对漏洞问题,唯一最直接的解决 方法 就是下载厂商提供的修补程序(Patches)。对于企业而言,由于软件系统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所以必须搭配漏洞及弱点管理工具,以进行固定的扫描、侦测及修补作业。但前文曾提到Symantec的研究报告,目前漏洞发布与相关蠕虫攻击的平均时间差只有短短的5.8天,而Witty蠕虫甚至缔造了2天的惊人纪录,未来随着蠕虫技术的不断突破,平均时间差只会愈来愈短。今后,要与黑客一比抢攻漏洞之高下,绝对是今后企业及资安厂商努力的重点之一。对于个人而言,修补漏洞一直是件不得不做,但又极其困扰的事情。最主要是因为 操作系统 会随着软件、游戏或硬件的安装、解除,档案的进进出出或其它不当的操作而终至变慢、甚至当机的地步,换句话说,为求系统稳定,操作系统每隔一段时间是要重灌的。也因为如此,重灌计算机也意味着要重灌之前所有安装过的修补程序。 如果使用者是透过在线修补,那么在冗长的修补过程中难保不会被蠕虫入侵或被种下后门。如果透过已下载的修补档来修补,虽然较安全,但数量庞大的修补作业可是相当累人的事情。

虽然操作系统中也有提供系统还原的功能,只要选择较后面的还原点,可以减少修补作业的次数。但使用者要如何确认哪一个还原点才是完全安全干净的呢?总而言之,对个人来说,修补漏洞绝对是件既困扰又无奈的事情。

另外要补充强调的是,使用者千万不要因为麻烦或抱着侥幸心态,认为之前旧漏洞不补也没关系,而只要修补最新漏洞即可。事实上,旧漏洞才是黑客最爱,根据Gartner Group今年4月的分析报告指出,2003年有25%的网络攻击事件来自于已知漏洞。所以凡是系统或软件有任何漏洞,都是非补不可的。

■ 就是要你消受不起-DDoS

阻断式服务攻击(Denial-of-Service;DoS)已成为目前黑客及蠕虫的主要攻击方式之一。透过DoS攻击,网站会被大量而密集的封包所淹没,结果导致网站用户无法正常进入网站,享受应有的内容或服务。

如今的蠕虫、特洛伊木马或BOT遥控程序则采用更大规模的分布式阻断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oS;DDoS)手法,形成对企业、网站更长时间的"封锁"及更大的损失。

所谓DDoS就是在网络上透过搜寻、扫描漏洞及殖入后门等方式,以整合更多的攻击来源,以对主要目标展开更猛烈持久的服务封锁。如此的好处是,可以结合更大的攻击能量,同时真正发号司令的黑客不容易被抓到。BOT遥控程序就是透过网络扫描、感染更多的僵尸计算机,形成庞大的僵尸网络大军,然后针对主要目标展开猛烈的DDoS攻击。史上著名的DDoS攻击事件,像是2001年的红色密码(Code Red),即为一只曾对微软IIS Server展开DDoS的蠕虫;2003年疾风蠕虫(MSBlast.A)则透过RPC DCOM缓冲区溢位的弱点,攻击微软Windows Update 网站;2004年1月底,Yahoo、Google等搜寻引擎网站更受到MyDoom蠕虫的DDoS攻击,而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 陆海空联合大进击-混合式攻击

自从2001年Code Red率先采用混合式攻击技术以来,混合式攻击已成为目前恶意程序发展中的最大特色及惯用手法。透过不同攻击技术的结合,恶意程序得以用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多样化的管道及更强的破坏力展开突击。目前"纯种"的恶意程序已经愈来愈少,即使是也多半会在变种的下几代中不断添加新的攻击技术及特性。

就各恶意程序的特性而言,病毒具备其它恶意程序所没有的感染力,蠕虫则提供无人能敌的主动散播能力,至于远程摇控能力最强的当推特洛伊木马。而混合式攻击就是截长补短地整合病毒、蠕虫、木马、间谍程序或网络钓鱼的特性,以及网络漏洞、系统弱点扫描的新一代恶意程序技术。

一只混合式攻击程序可能会透过不同的媒介及管道,来进行陆海空联合多点大进击,换句话说,它可能一方面透过垃圾邮件传播,一方面在网上扫描并寄生在有弱点的主机上,一方面在网络上"装可爱"成可供人们下载的MP3、游戏或软件,或是搜寻感染网络芳邻上的分享目录夹,抑或提高来宾账户的权限等级等。由于攻击来自于四方八面不同的管道,所以单靠传统单一的防毒软件是无法有效因应的,目前资安厂商则主张多层次的主动防御方案以为因应。

黑客攻击网站服务器是什么意思?

黑客攻击手段可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两类。非破坏性攻击一般是为了扰乱系统的运行,并不盗窃系统资料,通常采用拒绝服务攻击或信息炸弹;破坏性攻击是以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盗窃系统保密信息、破坏目标系统的数据为目的。

黑客攻击网站十大原因

1.桌面漏洞

Internet Explorer、Firefox和Windows操作系统中包含很多可以被黑客利用的漏洞,特别是在用户经常不及时安装补丁的情况下。黑客会利用这些漏洞在不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自动下载恶意软件代码——也称作隐藏式下载。

2.服务器漏洞

由于存在漏洞和服务器管理配置错误,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IIS)和Apache网络服务器经常被黑客用来攻击。

3.Web服务器虚拟托管

同时托管几个甚至数千个网站的服务器也是恶意攻击的目标。

4.显性/开放式代理

被黑客控制的计算机可以被设置为代理服务器,躲避URL过滤对通信的控制,进行匿名上网或者充当非法网站数据流的中间人。

5.HTML可以从网页内完全不同的服务器嵌入对象

用户可以从特定网站请求浏览网页,只自动地从Google分析服务器等合法网站下载对象;广告服务器;恶意软件下载网站;或者被重新导向至恶意软件网站。

6.普通用户对安全状况不了解

多数用户不了解三种SSL浏览器检查的原因;不了解如何验证所下载程序的合法性;不了解计算机是否不正常;在家庭网络内不使用防火墙;也不知道如何区分钓鱼网页和合法网页。

7.移动代码在网站上被广泛使用

在浏览器中禁用JavaScript、Java applets、.NET应用、Flash或ActiveX似乎是个好主意,因为它们都会在您的计算机上自动执行脚本或代码,但是如果禁用这些功能,很多网站可能无法浏览。这为编码糟糕的Web应用开启了大门,它们接受用户输入并使用Cookies,就像在跨站点脚本(XSS)中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某些需要访问与其他开放页面的数据(Cookies)Web应用会出现混乱。任何接受用户输入的Web应用(博客、Wikis、评论部分)可能会在无意中接受恶意代码,而这些恶意代码可以被返回给其他用户,除非用户的输入被检查确认为恶意代码。

8.全天候高速宽带互联网接入的广泛采用

多数企业网络都受防火墙的保护,而无网络地址转换(NAT)防火墙的家庭用户很容易受到攻击而丢失个人信息;充当分布式拒绝访问服务(DDOS)的僵尸计算机;安装托管恶意代码的Web服务器——家庭用户可能不会对这些状况有任何怀疑。

9.对HTTP和HTTPS的普遍访问

访问互联网必须使用Web,所有计算机都可以通过防火墙访问HTTP和HTTPS(TCP端口80和443)。可以假定所有计算机都能够访问外部网络。很多程序都通过HTTP访问互联网,例如IM和P2P软件。此外,这些被劫持的软件打开了发送僵尸网络命令的通道。

10.在邮件中采用嵌入式HTML

由于SMTP电子邮件网关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可以邮件的发送,黑客已经不经常在电子邮件中发送恶意代码。相反,电子邮件中的HTML被用于从Web上获取恶意软件代码,而用户可能根本不知道已经向可以网站发送了请求。

抵御Web威胁的十大方法

1.阻止对恶意软件服务器的访问

当台式机用户从未知的恶意软件服务器请求HTTP和HTTPS网页时,立即阻止此请求,节约带宽并扫描资源。

2.把移动代码限制到值得信任的网站

脚本和活跃代码等移动代码可以让网络更加丰富有趣,但也黑客渗透桌面计算机和运行可执行代码或应用来执行文件中嵌入的脚本。

3.在Web网关处扫描

不要认为您的所有桌面都是最新的,运行反病毒程序(AVP)或访问计算机管理完善。在恶意软件尝试进入您的网络而不是已经进入桌面之前就要进行集中扫描,从而轻松地控制所有进入的Web通信(HTTP、HTTPS和FTP)。

4.使用不同厂商的产品进行桌面和Web网关扫描

现在的攻击在发布之前都针对流行的AVP进行测试。通过恶意软件扫描的多样化增加阻止威胁的机会。

5.定期更新桌面和服务器补丁

多数攻击和威胁都利用应用和系统漏洞散播。降低已知漏洞给您的计算机带来的风险。

6.安装反病毒软件并保持更新

自引导区病毒出现之日起,安装反病毒软件已经成为标准的程序,用来检查进入的文件、扫描内存和当前文件。任何运行Windows的计算机都应当安装最新的反病毒软件。如果“坏东西”已经突破所有其他网络保护,这就是最后的防线。此外,反病毒软件可以很好地抵御通过非网络方法传播的恶意软件,例如光盘或USB闪存。

7.只访问通过所有浏览器检查的HTTPS网站

多数用户不了解三种SSL浏览器检查的重要性,或者不理解不要访问未通过所有三项检查的网站。SSL检查是过期证书;不值得信任的发布者;以及证书与所请求URL之间的主机名不匹配。

8.只从值得信任的网站下载可执行程序

社会工程在互联网上非常活跃!一种发布恶意软件的有效方式是把其捆绑到看似有用的程序中。执行以后,恶意软件就会为所欲为。这种攻击类型也称作特洛伊木马攻击。

9.不要访问把IP地址用作服务器的网站

最近的攻击越来越多地利用安装有简单Web服务器的家用计算机。受害者的机器通常通过IP地址而不是DNS主机名被导向新的家庭计算机服务器。合法网站的URL会使用主机名。

10.仔细地输入网址避免错误

用户永远不要试图访问恶意软件网站,但意外总是有可能发生。错误地输入网址通常会登录某些坐等您上门的网站。如果您的浏览器未安装所有补丁,您很可能在下载过程中下载到恶意软件。

360安全卫士能防黑客吗

360安全卫士不是防火墙。不能。黑客是通过网络攻击实现。我知道一些皮毛。黑客一般都是通过网络了解你的IP地址,然后查看你的系统是不是有共享的盘或文件夹,或是用相关程序软件查出你的系统漏洞在进行攻击。当他拿到你的最高权限帐户密码,就可以拿你的机子当成肉鸡了,可以来去自由,在你的机子上留有后门,呵呵就是说你的门配了两把钥匙,你一把,他一把。还有一些黑客是通过木马病毒的散播来实现侵入电脑,窃取文件进行攻击的。不过高手即使你装有防火墙也是无用的,黑客攻击只能用防火墙来防护,也不是绝对,是相对的。360的ARP防火墙和真正意义上的防火墙是不一样的。

cc攻击和ddos攻击有什么区别啊?

CC攻击和DDoS攻击的区别表现在:攻击对象、危害、门槛、流量大小等方面。

1、攻击对象不同

DDoS是针对IP的攻击。

CC攻击针对的是网页。

2、危害不同

DDoS攻击危害性较大,更难防御。

CC攻击的危害不是毁灭性的,但是持续时间长。

3、门槛不同

DDoS攻击门槛高,攻击者一般需要在攻击前搜集被攻击目标主机数目、地址情况、目标主机的配置性能等资料,盲目攻击可能导致效果不佳。

CC攻击门槛低,利用更换IP代理工具即可实施攻击,且目标比较明确,黑客水平比较低的用户也能进行。

4、流量大小不同

DDoS攻击比CC攻击所需要流量更大。

CC攻击有时不需要很大的流量。

骇客与黑客的区别

一、骇客与黑客的关系

1、骇客具有与黑客同样的本领,只不过在行事上有些差别而已,这也是人们常常很难分清黑客与骇客的原因之一。

2、其实,黑客也好、骇客也好,名称只是一种代号而已,应该说他们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黑客和骇客都是非法入侵者,既然是非法入侵,再去区分什么善意和恶意也没有什么意义,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是善意还是恶意的入侵,都有可能给被入侵者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骇客

骇客,源自英文Hacker,是台湾地区的习惯用法,大陆地区一般译为黑客,即闯入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系统者。而称为Cracker的一类人是"破解者"的意思,从事恶意破解商业软件、恶意入侵别人的网站等事务。黑客和"破坏者"(Cracker)没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界限,但在中文世界里随着两者在媒体上的含义越来越模糊,公众已经不太重视两者含义,但其区别仍不可混淆。

三、黑客(hacker)

黑客也就是英文hacker的音译,hacker这个单词源于动词hack,这个词在英语中有“乱砍、劈,砍”之意,还有一个意思是指“受雇于从事艰苦乏味的工作的文人”。hack的一个引申的意思是指“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事”.在早期的麻省理工学院里,“hacker”有“恶作剧”的意思,尤指那些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可见,至少是在早期,黑客这个称谓并无贬义。

“破解不是学习使用一个什么软件,不是按照说明书来操作,它是一种人和人智力的较量,是一种智慧的战争艺术,是一种知识与知识的较量。从本质上讲,学习破解跟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都是要下苦功,要靠灵感,要靠自己思考的。”这就是黑客对自己的行为的一种诠释。

  • 评论列表:
  •  边侣鸢旧
     发布于 2023-03-05 21:52:20  回复该评论
  • 极其困扰的事情。最主要是因为 操作系统 会随着软件、游戏或硬件的安装、解除,档案的进进出出或其它不当的操作而终至变慢、甚至当机的地步,换句话说,为求系统稳定,操作系统每隔一段时间是要重灌的。也因为如此,重灌计算机也意味着要重灌之前所有安装过的修补程序。 如果使用者是透过在

发表评论:

Powered By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