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2017年著名的计算机病毒案例
一、敲诈者
2006年6月11日,国内首例旨在敲诈被感染用户钱财的木马病毒被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率先截获。该病毒名为“敲诈者”(Trojan/Agent.bq),病毒可恶意隐藏用户文档,并借修复数据之名向用户索取钱财。“敲诈者”在被截获后短短10天内,导致全国数千人中招,许多个人和单位受到重大损失。一名为大叔的网民由于中了敲诈者,合同文本被病毒隐藏,使得本来到手的订单丢失,该网民出于愤怒地在网上发帖称在悬赏十万元网上通辑一名为“俊曦”的病毒作者。虽然病毒作者声称编写病毒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但由于他触犯了法律,最终也未能逃脱法律的惩罚,7月24日,广州警方宣布破案这一国内首例敲诈病毒案,作者被警方刑事拘留,等待他将是法律的严惩。
二、微软WMF漏洞被黑客广泛利用,多家网站被挂马
2006年 春节 前后,早在去年12月份就被曝光的WMF漏洞成2006年 电脑安全 第一场噩梦。 2006年12月28日,江民反病毒中心监测到,Windows在处理特殊WMF文件(也就是图元文件)时存在问题,可以导致远程代码执行,如果用户使用Windows图片传真查看程序打开恶意WMF文件,甚至在资源管理器中预览恶意WMF时,也都存在代码执行漏洞。虽然1月6日微软发布了安全补丁,然而,在1月底,,针对该漏洞的木马病毒已经在我国互联网上呈蔓延之势。1月26日,江民反病毒研究中心已发现数家网站被 种植 此类木马病毒,与此同时,网上众多网站都在公开售卖WMF木马生成器,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的电脑用户点击其中任意链接即中毒。2月初,WMF木马传播变本加励,发展到通过搜索引擎贴吧、MSN疯狂传播,后来在反病毒厂商的围剿下,WMF木马才渐渐郾旗息鼓。
三、病毒假冒工行电子银行升级
2006年6月27日,网友举报,他在登陆工行网上个人银行时,系统突然弹出电子银行系统正在升级并要求修改密码的提示,于是他按要求再次输入登陆和支付密码,然而当点击“确定”后,电脑中的“江民密保”突然发出“不明程序向外发送密码”的警示,于是他紧急与工行联系,才发现工行根本就没有升级电子银行系统,他怀疑是感染了电脑病毒,并庆幸自己发现的及时,要不账户中的存款就易手他人了。
江民反病毒工程师分析后认为,这是病毒假冒工行电子银行升级通知,目的在于盗取工行用户的帐号密码,联想到今年工行网银用户集体维权事件,不禁令人对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再生疑惑。
四、魔鬼波病毒爆发
2006年8月13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发布紧急病毒警报,一利用微软5天前刚刚发布的MS06-040漏洞传播的“魔鬼波”(Backdoor/Mocbot.b)蠕虫现身互联网,感染该蠕虫的计算机将被黑客远程完全控制。微软在8月8日例行发布的MS06-040安全公告中称,其 操作系统 Server服务漏洞可能允许远程执行代码,并建议电脑用户立即升级。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每年都会出现一个攻击微软新漏洞的“某某波”,03年的“冲击波”,04年的“震荡波”,05年的“极速波”,今年的“魔鬼波”,真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五、光大证券网站多款软件被捆绑木马
2006年8月25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监测到,光大证券阳光网()站点上提供的“光大证券新版网上交易系统”、“光大证券专业分析版2003”、“光大证券金典2005”等多款软件的安装程序捆绑了木马。用户运行这些安装程序的同时,会下载网银木马,威胁用户工商银行网上银行的帐号密码安全。江民反病毒专家分析, 根据光大证券HTTP服务器返回的信息,这些恶意安装程序是2006年8月18日上线的,至今已经带毒运行了一周左右,估计已经有不少网上证券系统的用户感染了该病毒。专家分析,很有可能是光大证券的服务器遭受了黑客入侵导致。
按理说,银行、证券网站的安全性应该是很有保障的,而且网站服务器还装了一款所谓国际品牌的杀毒软件,怎么就会轻易被黑客攻陷并还种了木马呢?是网管员太无能还是国外杀毒软件太弱智?
六、威金病毒大闹互联网
10月中上旬,江民反病毒中心监测到,“威金”病毒(Worm/Viking)的多个新变种在互联网上活动较为频繁,已有多家企业用户 报告 感染了该病毒并导致整个局域网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据江民全国病毒疫情监控系统数据显示,该病毒从2005年5月19日首次出现至今,保守估计感染电脑数近50万台,变种数量突破了500种,实在可以称为是2006年病毒之王。
七、建行云南网站遭假冒
2006年11月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一个恶意网站假冒中国建设银行云南分行网站,传播"QQ大盗"和武林外传游戏木马。
假网站调用多个恶意脚本,下载并自动运行“QQ大盗”木马和“武林外传”两个木马,这两个木马会对用户的QQ号和武林外传游戏帐号构成很大威胁,并会尝试关闭多款国内外知名杀毒软件。
一般来说,病毒盗个QQ号什么的不算大事,可你要是看了这条新闻就不会这么认为了。12月15日,深圳晶报报道,一伙平均年龄仅21岁的“网络大盗”一年内盗取QQ号、Q币数百万个,通过网络交易平台售卖,非法牟利70余万元,涉案人员竟有44名。原来小小的QQ号也存在这么大的利润可图,犯罪份子就是抓住网民这种认为QQ号价值不大不值得追究的心理,最终造成了一个大案。
八、银联网站被黑成悬案
11月22日,反病毒厂商称某金融官方网站首页被黑客嵌入恶意程序,用户点击网站首页后,系统即可自动下载一后门程序,中毒用户电脑存在被黑客偷窥的风险。反病毒工程师介绍,该后门程序名为黑洞2005,是一个江民一年前就已经截获并大范围发布预警的老病毒。该病毒具有强大的穿透防火墙能力,可以禁止防火墙并开启染毒电脑的摄像头,进行远程监控、远程摄像等操作。病毒还会将自身添加为“服务”,达到开机自动启动的目的,隐蔽性很强。
但这条消息被某金融网站否定,究竟谁是谁非,由于时过境迁,事实无法重现,唯有提醒电脑用户以后上网时一定要穿好防毒衣(打开杀毒软件网页监控),防患于未然。
九、“瑞波”危害超过“魔鬼波”?
8月24日,江民科技反病毒中心发布紧急病毒警报,自上周“魔鬼波”病毒肆虐互联网以来,江民公司反病毒中心监测到,“瑞波”(Backdoor/RBot)蠕虫新变种正在利用微软的MS06-040等多种系统漏洞大肆传播,目前已发现国内大量用户被病毒感染,中毒用户的系统可被黑客远程完全控制。仅8月23日一天,有3个“瑞波”新变种的泛滥程度都超过了“魔鬼波”(Backdoor/Mocbot)蠕虫。
十、天涯虚拟社区网站首页带毒
2006年11月22日,江民公司反病毒公司监测到,天涯虚拟社区网站首页带毒。如果用户没有安装过微软的MS06-014安全补丁,在使用IE浏览器访问该网页时,就会感染木马程序Trojan/Hitpop。该木马会在后台点击某些网页,制造虚假流量,并会关闭多款杀毒软件和防火墙。
23日,天涯首页上的恶意代码已经被删除。江民公司提醒广大网民,特别是天涯社区用户,请立即更新杀毒软件的病毒库,对您的系统进行全面扫描。
著名的计算机病毒案例
NO.1 “CIH病毒” 爆发年限:1998年6月
损失估计:全球约5亿美元
NO.2 “梅利莎(Melissa)” 爆发年限:1999年3月
损失估计:全球约3亿——6亿美元
NO.3 “爱虫(Iloveyou)” 爆发年限:2000年
损失估计:全球超过100亿美元
NO.4 “红色代码(CodeRed)” 爆发年限:2001年7月
损失估计:全球约26亿美元
NO.5 “冲击波(Blaster)” 爆发年限:2003年夏季
损失估计:数百亿美元
NO.6 “巨无霸(Sobig)” 爆发年限:2003年8月
损失估计:50亿——100亿美元
NO.7 “MyDoom” 爆发年限:2004年1月
损失估计:百亿美元
NO.8 “震荡波(Sasser)” 爆发年限:2004年4月
损失估计:5亿——10亿美元
NO.9 “熊猫烧香(Nimaya)” 爆发年限:2006年
损失估计:上亿美元
NO.10 “网游大盗” 爆发年限:2007年
损失估计:千万美元
我提醒:
一)、新发现电脑病毒数量逐年持续增长——
据悉,在新增病毒中,弹窗 广告 因具有很大迷惑性已成电脑病毒主要类型。据腾讯电脑管家实验室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到2014年12月31日,2014年电脑端感染最多的前十位病毒类型分别为:弹广告、盗取QQ帐号及密码、刷流量、Rootkit、篡改或锁定主页、恶意注入、恶意下载器、盗取游戏帐号及密码、后门或远程控制、劫持浏览器。
同时了解到,在所有病毒类型中,弹广告被报告频次最高,占到了病毒总数的20%。腾讯电脑管家反病毒实验室认为,弹窗广告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常常利用用户对弹窗广告已经习以为常的社会心态,故意诱导用户去手动关闭该弹窗,实现通过广告木马强迫用户访问其恶意推广网站和传播病毒的目的。
二)、网页下载成为电脑病毒传播高发地——
在病毒传播 渠道 中,最大的传播途径为网页下载。2014年通过网页下载进行传播的病毒量依然占72%,较去年降低了6.7%;第二大病毒传播渠道为即时通讯工具(IM渠道传播),占总量的18%,较去年增加了21.05%,较前年增加了124.4%,说明随着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该渠道也逐渐成为恶意攻击青睐的传播途径;第三大传播渠道为邮箱传播,通过该渠道传播的病毒量占总数的6%,较2013年也有明显增加。
此外,随着各种云盘的推广和普及,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的病毒数较2013年下降了35.5%。报告分析认为,未来随着社交化产品的普及,整个社会越来越关系化和网络化,网络社会开始崛起,基于社会关系网等精准化病毒传播方式将越来越成为主流传播渠道。
三)、夏季是病毒出没集中季——
还有就是从病毒爆发时间来分布看,夏季成为了“病毒季”。新发现病毒数全年呈M型分布,由于暑期青少年网民激增呈高发态势。更进一步分析显示,流氓软件、恶意网址也在夏季集中爆发。
腾讯电脑管家统计数据显示,从盗号木马新发现的病毒数量1-12月的每个月的分布来看,6-12月新发现木马数为1-5月木马数的近两倍。8月和10月为木马病毒盛行的高峰期,占到了全年木马总数的30.45%,其中8月为最高峰,占总数的15.64%主要是由于暑期学生放假,年轻网民群体数量急剧增长,网络安全意识不高,很容易被盗号木马感染、传播。
金立魅族暗中给手机植入木马,这是为什么?
金立和魅族手机给手机里面植入木马病毒,这首先是非常不正确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严重伤害了用户的权益,也使得用户的个人数据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些无良厂商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通过和广告商的合作来谋取不法利益。
一、金立和魅族手机给手机植入木马病毒是怎么回事?
金立手机和魅族手机是我们都很熟悉的两个品牌,金立手机已经破产了,在破产重组阶段本身是没有什么惊喜的事情,但是金立的投资人公司发现了金立手机的一个小动作,就是金立手机曾经在运营期间把2000多万台手机植入木马病毒,通过这样的方式和广告主进行合作,以谋取不法利益。这样的行为非常恶劣,可以想象一下2000多万台手机会覆盖到多少用户,而这些用户的个人隐私就全部暴露在金立手机这家公司了。
二、金立和魅族为什么会给手机植入木马病毒?
不仅金立手机有这样的行为,魅族也被指出有这样的行为,他们之所以给手机植入木马病毒,目的就是为了收集用户的个人隐私,通过售卖用户个人隐私的行为来谋取不法利益,这样的行为非常恶劣,严重伤害到了用户的安全问题。好在这两家公司都已经倒闭了,相信这样的不良公司也不应该经营下去。
三、用户一定要认真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现在是信息时代,你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每个人的个人隐私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泄露了个人隐私,那么极有可能会对自己的财产和信息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用户在使用各种电子设备的时候,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避免这些东西被泄露出去,造成一些生活上的困扰。
有卖手机木马病毒的吗,急
买卖交易病毒是违法行为,请勿尝试。下载软件请到正规软件官网下载,也可以到各大应用商店中下载软件,请勿到陌生网址进行下载。若怀疑手机中存在木马或者病毒程序,请尝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清除:
安装一款安全软件(例如:手机管家等)。以手机管家为例,打开手机管家,点击主界面上的一键体检即可自动检测手机中存在的病毒,点击一键清除即可删除。
都无法进行解决请尝试到手机品牌官网下载刷机包和工具对手机进行完整恢复,若无法自行处理请送到手机品牌官方售后进行维修。
老年机“中毒”收不到验证码,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老年机收不到验证码是因为不法分子在老年机售卖之前安装了木马病毒,对验证码进行拦截,卖给其他集团,从中获取利益。这个案件的起因是因为在网上的一则广告“零成本,无投入,在家躺着就能有收入……”,这样诱人的信息,有的人不会相信,不去理睬,但是有的人就会上当,想不劳而获,其中一位犯罪人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开始了犯罪道路,发现只要售卖别人的信息就可以轻松挣钱,因此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一、不法分子在老年机上安装木马,获取电话号码的信息。
不法分子在老年机售卖之前安装上木马病毒,只有安上手机卡就能够获取信息,再经过对验证码的拦截,把验证码的信息卖给其他集团,从这直接获取中间的利益,经过警方调查,被安装木马病毒的老年机达到330余万部,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啊!可见不法分子谋取的私利更是多不胜数,必须及时制止这种行为,避免有更多人的信息被泄露,被不法分子所利用。
二、通过在一些平台的返现,红包等一些途径获取利益。
不法分子通过对验证码的拦截去登录一些平台,来获取钱财,经过调查,有上几百万的手机被安装病毒,这样来看,不法分子获取的利益更是不可估量,这样运行的背后肯定不止一家公司,这样的犯罪人员肯定也是众多。都是想轻松的获取利益,却不知自己已经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三、利用老年人不懂的特点,无所顾忌的犯罪。
老年人大多都不懂这些东西,所以不会轻易的发现,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来拦截验证码,贩卖这些私人信息。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必须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