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基因黑客》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 2、科学家证明:人脑细胞在体外也有智力,黑客帝国或许会成真吗?
- 3、“生物黑客”是何方神圣?
- 4、那个7年前在知乎上让别人买比特币的男人,如今的生活变得怎么样?
- 5、DNA黑客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是不是可以用你的大脑思维入侵电脑等实质物质,从而改变社会?
- 6、生物骇客是什么?
《基因黑客》txt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基因黑客》百度网盘txt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
?pwd=v4pg 提取码:v4pg
简介:
当基因能够编辑,这个世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一位年轻的女科学家,创造了史无前例的基因编程技术。当诺贝尔奖也只是唾手可得之后,她追求的又是什么?一个名为安布雷拉的科研公司,带给人类的究竟是辉煌的未来还是无尽的黑暗。人类黑进了上帝的基因程序库,这个世界又将何去何从?
科学家证明:人脑细胞在体外也有智力,黑客帝国或许会成真吗?
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在一些科研的道路上很多人会进行实验,这些实验用于研究各种科学技术方法,让很多人都感兴趣的关于人脑的技术研究,这属于脑科学领域的前端科技,这些研究都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在动物的大脑上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基本上都是小白鼠,人脑是我们器官中保护最强的器官,人的大脑结构十分神奇,能够支撑人脑作出各种判断。脑神经科学可以支撑每一个人去运动,在运动时大脑可以得到一定的代谢。但是研究大脑效应还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最近却有科学家证明人脑细胞在体外也有智力,曾经电影《黑客帝国》中所展示的画面或许能够成真,这是怎么一回事?小编给大家讲一讲。
这是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布的一组实验,科学家将人类的神经元和小老鼠的神经元放在同一个仪器里,这两个神经元能够一起学会玩电子游戏,这让科学家们感到不可思议,他们继续研究发现同一个仪器里所培养的脑细胞可以执行相应的任务。但是这些脑细胞中的智力不会有任何改变,只会在行为方式上有一定的比较。
这些最新的研究数据也推动人脑科学研究走入了新纪元。在这些实验中科学家们将这些小老鼠和人类的细胞进行了重新提取,并且将他们分别培养,让他们既可以接受到外界的刺激,又能读取到他们所作出的行为活动,于是这些神经元都被连接到了电子仪器上。
在监测数据中显示他们会进行多次的击球和拍球,这就意味着这些神经元学习能力非常强,即便脑子中的神经元并没有收到任何信息,但他们感觉到外界的行动之后也可以自身进行重新活动,自己来适应未知的环境,这些研究数据都能够推动未来的基因疗法能够有进一步发展。
“生物黑客”是何方神圣?
谈到“黑客”,也许大家脑海里浮现的只有计算机黑客。但其实,另一种黑客也挺火,它的全名叫做“生物黑客”。
潜力无穷的生物黑客
“生物黑客”的别称不少,又称作自己动手生物学家、车库生物学家等。这是一类喜爱生物科学的民间团体。团体成员主要通过书籍或者网络来获取生物学知识,并通过网络购买与生物有关的实验室设备,在家中车库或者客厅完成一些生物学实验,比如提取菠萝基因,改造大肠杆菌的基因等。加入生物黑客团体很容易,只要你在家腾出够大的空地儿,然后再摆上生物仪器,开始做生物实验,那么你就是其中一员了。
不过,虽然与计算机黑客一样,都是“黑客”,但是,生物黑客的宗旨却并不是制造麻烦,而是一种对生物科学的探索。生物工程成本日益下降,以及大众对生物学自发的喜爱之情,催生了这类特殊的黑客团体。
2001年,读取100万个DNA碱基对的费用大约10万美元,如今只需几毛钱。向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订购水母的DNA只需付几百块钱,而廉价的二手生物设备,只要数千块就能搞定。如果一个人自学生物科学的能力足够强,那么,他或者她甚至还能自己做一个工本连150元都不到的DNA分析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生物工程毕业生,花了3000多美元采购了所用实验用品和设备。现在,这名毕业生把网购来的设备安放在卧室的壁橱里,组成了一个“迷你实验室”。
这意味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空间不再局限于专业人士的实验室,今后,最牛的生物技术很有可能像科幻大片中描述的那样,就诞生在邻居家的车库里。
20世纪70年代,苹果计算机已经由乔布斯和同伴在车库里共同完成,而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的谷歌公司也是诞生于朋友家的车库里。未来,车库中一定会走出更传奇的生物牛人。“车库传奇”将在生物界里继续它的旅程。
生物技术的新“车库传奇”
美国有许多生物学网络开放平台。在平台上,基因专家和爱好者可以亲密交流,分享彼此的心得和成就。只要对生物学有想法,并愿意自学,那么,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平台上的资源来实现它。如同盖一幢“生物大楼”,专业的生物人士是造“生物砖”的人,而那些生物黑客则是完成生物工程的设计组装人员,他们分散在全世界各个角落当中。当然,有的精英可能既是造“生物砖”的人,又是用“生物砖”去盖楼的人,比如克雷格·文特尔。美国人文特尔是首个对某种细菌基因组进行排序的专业人士,但他随后建立了一家私人公司,雇了一群人,与政府出资支持的人类基因工程研究展开了竞争。文特尔算是最高级别的“生物黑客”了吧。
目前,生物黑客已经有了小小的成就。
31岁的美国计算机工程师梅瑞蒂丝·帕特森,在自家餐厅里成功改良了优格菌——酸奶里的一类菌种。这种经改良的优格菌一遇到三聚氰胺——前一阵子毒奶粉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泛绿光,发出警示。
3名德国科普作家在办公室里开辟了一块“生物试验田”。他们在网上购买了分离DNA的离心分离机、能照亮DNA碎片的灯箱、能给微量物质称重的仪器和一些消毒仪器等。然后,他们从海鲜店买了生鱼片做研究材料。经过几个月的实验,他们用那套“山寨设备”成功提取了生鱼片的一种名为COX1的基因。之后,他们又成功发现了一种对运动有益的特殊基因。
最牛的是一家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它从一个地下室开始发展,后来逐步走向正轨,转手的时候,被卖出了几个亿的价钱。
美国麻州的一个由几名生物黑客组成的小团体还建立了一个对外开放的生物实验室。实验室的化学品和实验设备都可以免费使用。比如,实验室有一套低温冷冻设备,能使温度下降到-80℃。要对细菌“动手脚”,低温条件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民办”的,这个实验室看起来也非常有“专业味道”。而之所以会如此“专业”,是因为有几名创办人本来就是学生物的。
不过,尽管现在生物黑客团体的人逐渐在增多,但仍然没形成“全球气候”。可是未来,随着生物技术成本降得越来越低,相信更多人会愿意尝试“家庭式基因工程”。
“赶潮流”的风险难以预测
做一名“生物黑客”可能是当今最潮的想法。而最潮的想法一般都具有很强的风险性,太“时尚”,不容易被世人所接受,不成熟,容易出纰漏,生物黑客也是如此。
有人说,世界上最具破坏力的是DNA,其实有点儿道理。2009年,猪流感爆发只有5天,这种病毒基因只不过换了几个位置,就让整个墨西哥陷入了困境。短短几天内,墨西哥60多人死于流感,而感染猪流感的人有上千人。
所以,一些人担心,如果生物技术变得特别开放,开放到在任何地方都有其身影,那么,生物黑客可能会闹出非常大的乱子,比如弄出个变种的“超级病毒”,让各种抗毒药物统统失效,弄出个自己都收拾不了的“烂摊子”。所以,有一批人很反感生物黑客的存在。
而支持生物技术“车库化”的那些人则称,生物技术很重要,决不能够只被少数人所垄断。他们的观点是,官僚主义让最新生物技术的推广过程变得十分繁琐。这会延长解决问题的时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与此同时,那些权力欲望特别强烈的官僚主义者很可能也会因为利益驱动而放弃最有效解决问题的好点子。
实际上,生物黑客所具备的危险性是生物技术本身的特点造成的。像所有强大的技术一样,生物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看将生物技术交给更多人后,即“平民化”后,得到的更多,还是失去的更多。政府和大学里的科研机构出了许多成果,而生物黑客的成果也不赖。
生物黑客多了究竟是好是坏,也许很快,我们就能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本文源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5年第10期)
那个7年前在知乎上让别人买比特币的男人,如今的生活变得怎么样?
「力场」——公链挖矿第一社区
2011年12月21日,一个女生在知乎提问,“大三学生手头有 6000 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在当天,巴比特创始人长铗回复:“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从2011年到2018年,比特币从3美元一度蹿升至最高点时的1.9万美元,如果那个大三学生将6000元全部买了比特币,此时早已是千万身家。错过比特币的知乎女孩称很后悔当初没有听长铗的建议买比特币。在接受深链财经专访时,长铗也表示很后悔当初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我再给她一个建议,我肯定不会建议做什么比特币投资。”长铗告诉深链财经。 “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一个不相关的人的建议,这不是懒,而是蠢。”
1、那个让人买比特币的公务员
2010年,研究生学历毕业的刘志鹏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规划院,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在这里,他参与发表了几篇关于北部湾经济区矿产资源的学术论文。
在写这些学术论文之余,刘志鹏还混迹知乎、微博等社交平台。在知乎上,一个网友问:大三学生手头有 6000 元,有什么好的理财投资建议? “买比特币,保存好钱包文件,然后忘掉你有过6000元这回事,五年后再看看。” 刘志鹏给出了这样的建议。不过,他没有用真名,而是用了“blockchain”这个在当时让人费解的名字,后来,这个词在中国翻译为“区块链”。
刘志鹏有很多化名,在写科幻小说时,他的名字叫“长铗”,出自《离骚》“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在成为公务员之前,刘志鹏已经在科幻小说届小有名气,也获过几次奖。但成为公务员,似乎说明,在那个时候写科幻小说,并不是一条好出路。后来,“长铗”的名字伴随着刘志鹏,从科幻圈转移到了币圈,名气越来越大,而这得益于比特币的价格上涨。
就像他在知乎上的那个回答,成为了自2013年至今币圈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近3万人点赞,超过6600条评论,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跑到这条回答下留言看热闹,感叹财富机遇稍纵即逝,赞叹长铗真乃大神。
事实上长铗曾不止一次在知乎上向陌生人推荐比特币。在他的118条知乎回答一共有四条推荐比特币的回答。有没有人听从长铗在知乎的建议购买比特币,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确认的是有人因为长铗而赚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11年,张明刚刚考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在刷微博的时候偶然发现了一个名叫黑胡子Bitcoin的账号,由于平时比较喜欢动漫海贼王,而黑胡子又是其中的一个角色,所以张明就对这个微博多看了一眼。
在这个微博里,张明第一次知道了比特币的存在,并且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在一段时间的研究后,2012年春节,张明拿出了自己的压岁钱3000元在比特币中国买了比特币,“当时比特币价格很低,5美元一个”,张明告诉深链财经。投入的回报是丰厚的,用张明自己话来说,当时只是想看看能不能挣钱换个手机,结果把大学四年的学费都挣回来了。
自此,张明一直在投资加密货币,在别的同学还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过活时,张明已在币市赚到了几百万元。直到后来张明才知道,黑胡子Bitcoin是长铗用来宣传比特币的微博账号,也是其在巴比特论坛的昵称。
当问到为什么会在知乎上推荐比特币时,长铗称:“基于特别朴素的动机,就是让更多人知道比特币。”在写下那个回答时,长铗笃定比特币之后肯定会涨很多。 历史的魅力在于:你从结局回看来时的路,会看到一条命定之途,大家的命运在哪个节点相逢,然后产生怎样的变化,都一目了然。
只是,身在当时,却没有人能知道命运会怎样。在推荐陌生人买比特币之后,刘志鹏依旧日复一日的在广西国土厅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于2013年和另外55名同事一起,获得了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
2、吴忌寒给了我第一笔捐款
长铗的志向并不在地质行业。他还有很多爱好,像写小说,研究加密货币。但在他自己看来,自己小说的读者数量可能都没有那则知乎回答的点赞量多。16岁时长铗就在《科幻大王》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2004年首次以“长铗”为笔名在《科幻世界》发表小说。2006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三年获中国科幻最高奖“银河奖”,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郝雨芳也都是银河奖的常客。
直到如今仍旧有不少书迷在社交平台上提及长铗和他的作品。如果接着写下去,长铗是否能够成为下一个刘慈欣我们不得而知,但在长铗看来比特币为他打开了另外一扇“科幻”的大门。
2010年长铗沉迷于科幻小说,因为创作需求而关注到了比特币。早在2008年长铗写过一篇名为《屠龙之技》的科幻小说,主人公也是个黑客,匿名者,他控制了网上的云计算资源,来帮助他完成宏大计算工程。里面“计算即权力”的理念与比特币的思想不谋而合。
所以,当读到比特币白皮书时,长铗有了一种“未来已来”的感觉。当时正值比特币第一波崩盘,媒体报道的标题都很惊悚,《比特币的前世今生》、《比特币已死》之类,哀鸿遍野,似乎都在为比特币盖棺定论发悼词。但在长铗看来这些报道非常可笑,“别人眼里的黑天鹅,在我眼里却是灰犀牛,是成功概率很大的机会。”
2010年,长铗通过淘宝买到了人生中第一个比特币。回想当时买币的经历,长铗至今都觉得非常滑稽,“由于当时国内购买比特币没有快捷途径,我的第一反应是买不到怎么办,老外不卖怎么办。所以跟店主说,一定要给我留下货。”在广西国土厅工作期间,长铗一直关注着比特币的动态,当时国外的比特币论坛bitcointalk在圈子里很知名,而国内却没有类似的网站。
2011年,有在大学做社区网站经验的长铗创建了巴比特,这是中国第一个区块链论坛,同时也是长铗后来的创业方向。当时网上关于区块链的信息非常稀缺,长铗孜孜不倦地从英文网站翻译资讯、贴子发到巴比特上,网站上还留了他的比特币地址。一天,有一个人在文章下留言说“博主,我觉得你的站很好,为什么不申请个独立域名和空间?你的那个地址,0.168BTC是我捐的。”当时了解比特币的人如同大熊猫一样稀少,在生活中更是很难遇到能够交流比特币的人,陌生人的留言和捐款让长铗十分欣喜。
在加了对方的QQ后,长铗得知此人名叫吴忌寒,也就是后来国际知名的矿机生产商比特大陆的创始人,当时吴忌寒是bitcointalk中文版的版主。从2011年到2014年,长铗维持着一边工作,一边运营巴比特,一边在微博知乎等平台进行比特币布道的生活。离科幻小说越来越远,离比特币越来越近。
“当年因为喜欢科幻关注了长铗,加了人人好友,大概在2011年左右,他整天在人人网说什么比特币有前途,我心想这人怎么跟进了传销一样。”长铗的一位人人好友告诉深链财经。
3、后悔当时建议他人买比特币
“本人准备以真实身份宣传比特币,此微博将不再更新,稍后我告知各位新地址。”2013年4月底,长铗从“黑胡子Bitcoin”这一微博账号转移到了“长铗”这个微博账号,微博头像是一位骑着马的铠甲战士,战士的右手握着长矛,左手拿着盾牌,盾牌上写着印着代表比特币的"B"。
从此,“长铗”这个化名从科幻届转移到了币圈。同年,长铗在知乎上给了另外三个陌生人买比特币的建议,只不过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一年,比特币屡屡突破新高,并在年底达到1242美元的历史最高价,此时的黄金价格为每盎司1241.98美元,比特币首次超越黄金。
2011年的那条知乎回复也被网友扒出来,在网络上疯传,但自此之后再也不见长铗在知乎上推荐别人买比特币。“其实我很后悔之前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在长铗看来,因为投资的暴富神话让很多人关注到了比特币的投机效应,而不是它背后的区块链与去中心理念,这与他的初衷大相径庭。
因此长铗再也没有在知乎回答过类似的问题,知乎邀请他参加几次圆桌,都被他果断拒绝。
“如果我再给她一个建议,我肯定不会建议做什么比特币投资。还是她当初的选择最正确,诗和远方更重要。而且我不认为当初她买了比特币就不会后悔,说不定还会更后悔,也有可能在涨了一倍的时候就卖掉了,还可能跌了的时候亏了呢?”
在长铗看来,没有人因为道听途说而赚大钱的,投资自己的大脑最重要,要不然信息就算白纸黑字放到面前也会看不见。
“把自己的幸福寄托于一个不相关的人的建议,这不是懒,而是蠢。”
DNA黑客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是不是可以用你的大脑思维入侵电脑等实质物质,从而改变社会?
DNA黑客又称基因黑客,是指通过窃取DNA信息探知他人隐私并实施不法或不道德行为的人。
据称DNA黑客不需要经过你的允许即可对你的DNA 进行检测。你留在塑料咖啡杯上的每一滴唾液,或者掉落在地板上的毛发,都包含有DNA信息,理论上它能被用来探知关于你的一切,从你的祖先是谁到罹患疾病的风险等。
所以,DNA黑客不可能用大脑思维入侵电脑等实质物质,从而改变社会。
生物骇客是什么?
他们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号叫「生物骇客」,但我更喜欢把他们称作「科学圣斗士」。首先,我们来看看「生物骇客」是什么。「生物黑客」顾名思义,即医药、生物学和生物等领域同黑客的跨界,既包括颇具争议的基因改造,也包含人体和互联网的连结,但更多时候指那些热衷于「自己动手」的生物学家。他们声称自己从事的是「大众的科学」,为的是让更多的外行人能够接触到高端的科学资源和设备。简单来说,「生物骇客」就是一群游荡在严肃科学之外,喜欢用科技「黑」进人体,妄想用科技打破人体限制的人。他们通常罔顾世俗传统、道德准则,常常以科学之名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天马行空的「改造」,由此也背上了「科学怪人」名号。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有一个家伙往自己的眼珠子注入特殊的制剂(包括Ce6提取物、二甲基亚砜等),为的是获得短暂的夜视能力。在注射后的两个小时,试验小组发现他可以在夜里看清10米外手掌大小的物体,可以在黑暗中辨别各种符号和标志,还能辨别50米开外的人的行动方向,可以说是具备了如猫一样的夜视能力。但第二天后,他的视力恢复正常,据说也没有什么比较明显的后遗症。第二个例子是在手内植入磁体。对于地球周围无形的磁场,有些人对人体无法具体感知这些多少有些不满,于是这群人脑洞大开,在触觉灵敏的手内植入了磁体。这些人是这般描述的,「在指尖安装磁体后,你对这个无形的世界便有了触觉的感知,你能感受到周围的磁场,这种感觉就好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整个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此外据说还有一个名叫Bottlenose的项目,专门捕捉声纳、紫外线、WiFi和热量数据等肉眼无法看到的各种信息,然后传送给植入体内的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