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什么是创客文化,创客精神与创客空间
1、创客精神:创客最初都是以兴趣爱好为目的走上创客之路的,当完成创客作品后,就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所以对他们来讲创客精神就是一种信仰和分享!信仰是指对产品的创新和精雕细琢,分享是指对产品软硬件的开源。只有具有创客精神和创客思维,创客的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创客精神不是一个新名词和新概念,像瑞士、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品精雕细琢,因为工匠的坚持专注,要求产品完美精致,不容忍质量瑕疵,秉持对工作的执着,才能生产出精品。瑞士的手表、小军刀,德国的汽车,日本的家用电器,一直是“工匠精神”的表率。
2、 创客空间指众创空间。众创空间,即创新型孵化器。“众”是主体,“创”是内容,“空间”是载体。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统称。
3、文化创客,是特指在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层中从业,具有好幻想、爱折腾、有激情等性格特质,善于通过灵活运用时下流行的思维方式、技术手段和本身所拥有的专业技能,把属于自己独创的创意设想变现为文创成果的个人或团队。
扩展资料:
创客最早起源于麻省理工学院(MIT)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CBA)发起的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Fab Lab基于对从个人通讯到个人计算,再到个人制造的社会技术发展脉络,试图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融合从创意、设计、制造,到调试、分析及文档管理各个环节的用户创新制造环境。
发明创造将不只发生在拥有昂贵实验设备的大学或研究机构,也将不仅仅属于少数专业科研人员,而有机会在任何地方由任何人完成,这就是Fab Lab的核心理念。Fab Lab网络的广泛发展带动了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的浪潮,创客空间应运而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化创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创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创客空间
创客文化的渊源什么文化和什么文化的结合
黑客伦理与黑客文化的结合。最早的Hacker一词出现在五十多年前,麻省理工学院里的一些学生,业余喜欢鼓捣一些计算机编程,后来成立了一个著名的“铁路模型技术俱乐部”,世界上最早的“黑客”群体就此诞生。从这里走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和程序员。
创客文化
是一种亚文化,是在大众文化当中产生的变种文化。亚文化通常植根于有独特兴趣且抱有执着信念的人群,创客正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酷爱科技、热衷亲自实践,并且坚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创客文化是DIY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
DIY文化则是朋克理念与反消费主义的结合,朋克理念通常代表了反叛、反权威、个人主义和自由思维等。
想问下,有人知道创客与黑客、威客的区别么?
黑客是一种文化现象
威客是一种商业模式
创客从某种角度上看是一种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