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黑客无法入侵高考系统
内网。高考的在线评分不是一般理解的互联网系统,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所以没有黑客无法进行外部入侵。
高考录取陷阱有哪些?
1.“野鸡大学”假冒正规院校招生
“野鸡大学”也称“虚假大学”“学店”,其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这类“野鸡大学”在全国各地招募招生代理,会把自己和某些知名的正规大学混在一起,借助电话和网络进行招生从而骗取学生学费,2018年人民日报发布的“虚假大学名单”中,全国有381所“野鸡大学”进入黑名单,其中不乏“北京工商管理大学”这样名字听起来如雷贯耳的虚假大学。
2.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提前录取
诈骗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部分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或有些自称内部人士,谎称军校、警校有“内部指标”,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或交钱疏通关系等,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为打消受害人顾虑,诈骗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3.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4.凭借“定向招生”诈骗
一些诈骗分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唬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骗取考生家长的钱财。
5.打着“预科生”的幌子进行诈骗
国家规定不允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根本没有所谓的“预科生”,以“预科生”名义进校后不能办理录取手续,不能取得学籍。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而动,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6.混淆教育模式行骗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胜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才发觉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7.自费出国留学“黑中介”
近年来,很多学生在高考后选择自费出国留学,这便催生了大量的留学中介机构,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的留学中介机构良萎不齐,甚至有一部分是没有资质的“黑中介”,谎称可以办理出国留学业务招摇撞骗。
8.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
诈骗分子自称为教育局或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声称再不领就要过期,考生如果想领取该助学金、奖学金需要提前将学费等汇入学校账户,然后诈骗分子指引考生进行转账汇款,从而完成诈骗。
高招录取期间的注意事项
志原填报完,招生办和院校会通过手机来联系我们,而且可能会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显示我们的志愿状态。
在高考录取进程中,某些批次的某些高校会出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情况。与此同时,一些考生因为发挥失常或志原不合理,之前的志原无法被录取。针对这些情况,省招办会采取征集志愿的补报方式。这里提醒考生家长一定要重视征集志愿,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要错过这趟高考录取的“末班车”。
很多人都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有些考生也一定会在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后兴奋地“晒通知”。录取通知书值得一晒,但仅限干通知书封面,至干通知书里面的各种隐私信息可千万别晒。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教育部发布高考招录5大陷阱是什么?
考结束,各类涉高考招生诈骗进入高发期。教育、公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5大陷阱:①查分“木马”;②花钱“补录”;③花钱“改分”;④志愿“专家”;⑤“野鸡大学”。切实提高警惕,谨防受骗上当。
具体如下:
陷阱1:查分短信有“木马”,“钓鱼”网站有后门
提醒:目前,我市已公布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和查询方式。考生和家长在查询考生成绩时,一定要有辨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查询方式或查分网址查询成绩,切记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陷阱2:内部有关系,花钱就能录
提醒:以往“内部招生”“特殊指标”“补录”等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不法分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特殊指标或补录名额。近些年,有骗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严密的全国统一的认证加密体系和监督机制。所谓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的都是骗人的伎俩。考生和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要仔细甄别,切勿轻信。一旦发现受骗,请及时报警。
陷阱3:黑客能改分,交钱能“包过”
提醒:此类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纯属骗局。高考网上阅卷并非一般理解的互联网,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网上阅卷与互联网物理隔绝,对网络安全保密实行全程“无死角”监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切勿相信黑客改分骗局。
陷阱4:志愿填报找“专家”,小心受骗被误导
提醒: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对于社会上各类咨询机构举办的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要提高警惕,一些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要认准他们的官方网站。
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教育部、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招生院校公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其他非正规途径了解的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要牢记各批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严格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按程序填报志愿,避免漏填、错填,更不要错过填报时间。要保管好自己的志愿填报密码,不要泄露给外人,以防他人篡改志愿。
陷阱5:“野鸡大学”花样多,辨清真伪莫上当
提醒:通常“野鸡大学”会通过各种虚假宣传、伪造招生办学资格、伪造招生宣传材料、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伎俩,诱惑考生和考生家长报考。
2020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共3005所,均已在教育部官网发布,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登录教育部官网进行查询核实。在北京招生的高等学校以北京教育考试院印发的《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教育部发布高考招录5大陷阱
黑客能不能侵入高考网站该分数!
当然可以,黑市价格2Wrmb一个人。
不过,还是不要吧,没有意义,一旦被抓,考生本人失去考生资格(不得再考),参与人实施人,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