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生物入侵的生物实例
植物·飞机草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
【物种名称】:飞机草
【鉴别特征】:高达3~7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叶对生,卵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有明显的三脉,两面粗糙,被柔毛及红褐色腺点,挤碎后有刺激性的气味;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圆柱状,长1cm,总苞片3~4层。花冠管状,淡黄色,柱头粉红色。瘦果狭线形,有棱,长5mm,棱上有短硬毛;冠毛污白色,有糙毛。
【生物学特性】:丛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瘦果能借冠毛随风传播,而成熟季节恰值干燥多风的旱季,故扩散、蔓延迅速。种子的休眠期很短,在土壤中不能长久存活。在海南岛1年开花2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9~12月。
【原产地】:中美洲;在南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现状】:台湾、广东、香港、海南、广西、云南、贵州(西南部)。
引入扩散及引起问题:飞机草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曾作为一种香料植物引到泰国栽培,1934年在云南南部被发现。危害多种作物,并侵犯牧场。当高度达15cm或更高时,就能明显地影响其他草本植物的生长,能产生化感物质,抑制邻近植物的生长,还能使昆虫拒食。叶有毒,含香豆素。用叶擦皮肤会引起红肿、起泡,误食嫩叶会引起头晕、呕吐,还能引起家畜和鱼类中毒。该植物是叶斑病原Cercospora sp. 的中间寄主。
[编辑本段]飞机草的危害
(1)分泌化感物质,排挤本地植物,使草场失去利用价值,影响林木生长和更新。
(2)影响粮食作物、桑树、花椒、香蕉等的生长,降低产量。
(3)堵塞水渠,阻碍交通。
(4)导致野生名贵中药材失去生存环境。
(5)叶有毒,含香豆素类的有毒化和物,引起人的皮肤炎症和过敏性疾病,误食嫩叶引起头晕、呕吐,引起家畜、家禽和鱼类中毒。
紫茎泽兰
学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科名:Compositae
英文名:Crofton Weed
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排在第一位。
药 材:名紫茎泽兰
拉 丁: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原植物紫茎泽兰)
别名:解放草,马鹿草,破坏草,黑头草,大泽兰
名称考证:马鹿草、破坏草( 《云南种子植物名录》 )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药用部位:紫茎泽兰的全草。
性味归经:辛、苦,凉。入膀胱、肝、肾三经。
功效分类:活血化瘀药,活血调经药
功效主治:疏风解表,调经活血,解毒消肿。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之发热,月经不调,闭经、崩漏,无名肿毒,热毒疮疡,风疹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5克。外用:鲜品捣敷患处。
资源分布:原产于墨西哥。解放后由缅甸传入中国,已大量逸生于云南西南部。
古籍考证:始载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参考出处:《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特征特性 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毫米,排成伞房状,总苞片三四层,小花白色。株高1米~2.5米。有性或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
危害性 1935 年我国在云南南部首次发现,随河谷、公路、铁路自南向北传播。侵占农田、林地,与农作物和林木争水、肥、阳光和空间,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更糟糕的是,紫茎泽兰的种子上面有很多细毛,牛吃了消化不了,会得严重的胃病,变得越来越不健康,危害畜牧业等。
控制方法 ①生物防治。泽兰实蝇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 以上。②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③化学防治。2,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其根部防治效果较差。
紫茎泽兰系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下部茎老化变硬,呈半灌木,高0.8-1.2m,最高可达2.5m,茎暗紫褐色,被灰色锈毛,叶对生,叶片棱形,头状花序,瘦果五棱形,具冠毛。每年2-3月开花,4-5月种子成熟,种子很小,有刺毛,可随风飘散,种子产量巨大,每株年产种子1万粒左右。
紫茎泽兰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大约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云南南部,至目前为止,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等地都有分布,大约以每年10-30公里的速度向北和向东扩散。
日本电影 一个护士叫一个黄衣服的女生到地下室 植入绿色触手的电影,优酷搜索异形触手入侵附身的视频
《寄生兽》。
《寄生兽》是一部由东宝株式会社出品,山崎贵执导,染谷将太、深津绘里、阿部贞夫等共同演出的科幻剧情电影。
电影分成前后两篇,前篇《寄生兽》于2014年11月29日在日本上映,后篇《寄生兽:完结篇》于2015年4月25日在日本上映。
影片讲述了泉新一是被寄生生物寄生的人类,寄生在他体内的生物“MIGI”并没有吃掉他的脑,而是取代了他的右手。而泉新一为了被寄生兽杀死的亲友以及所有人类的未来,开始了一系列与其他完全体寄生兽的殊死搏斗。
剧情:
某日夜里,海面上飘来许多被誉为“寄生虫”的微小生物,它们以寄生于人类脑部为目标,指使人类互相残杀。
在寄生虫开展大规模寄生活动的过程中,有位平凡的少年·泉新一(染谷饰)也成为了寄生虫的目标,但是由于某种意外,寄生在他体内的寄生虫MIGI并没有与他的脑合体,而是与他的右手合体。
新一与MIGI日久生情,为了让“宿主”新一生存下来,MIGI渐渐放弃了对人类的敌意,由此导致两人受到其他寄生虫的袭击。
另一方面,考虑着如何与寄生虫和平共处的神秘女子·田宫良子(深津饰)出现在新一和新一的儿时玩伴·里美(桥本饰)身边,以教师的身份开始活动。
警惕生物黑客!凤眼小妖精—水葫芦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称一个国家侵略另一个国家的行为叫“入侵”,这种“入侵”会造成家破人亡、饿殍遍野(如图1)。但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入侵”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是“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战争。
图1
放眼美丽的江城——有百湖之市之称的武汉,一到春季,闹人的“小妖精”就会出现在各个湖泊面上,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孤军奋战。入夏后,它们会自然得连成一片,并开出镶嵌着凤眼的紫色花朵,所以又叫凤眼莲、水葫芦(如图2)。乍一看,还挺美!
而你正欣赏这美丽的花的时候,可能就会看到,湖面上三三两两开来了渔船,工作人员开始打捞这些植物,然后运往垃圾场进行焚烧。因为这个植物还有一个不讨喜的名字:入侵植物。
图2 水葫芦开花(摄于武汉植物园)
也许有人会问,植物不是大自然赐给人们的礼物吗?为什么还有“入侵”这一说呢?
其实,很多植物都是由国外引入我们国家,但如果某些外来植物破坏了被引入地的自然环境,并对人们的生活、健康、生产带来负面影响,我们就称这种植物为“入侵植物”。
入侵植物都是外来植物,并且大部分入侵植物会以两种途径被引入。
第一种就是有意引入。根据其植物的特殊功能,如:观赏、饲料等,而被所需要的国家引入。
第二种是无意引入。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种子交换、商品贸易时,入侵植物种子混在其中,或者被外来交通工具引入。
通过这两种方式引入的入侵植物已对我国特别是华南、华中、华东地区的经济、经济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
现在,让我们来聊聊这个闹心的“小妖精”——水葫芦是如何从“赏心悦目”到“众人喊打”的。
水葫芦,也叫凤眼莲,其英文名为water hyacinth,Water为水的意思,hyacinth为风信子,两者结合又译作“水中的风信子”。人们认为它盛开的花束犹如风信子一样,故得此名。当初,水葫芦是作为外来植物有意引入中国的,它原产于南美洲,属多年生漂浮植物。花为浅紫色,呈多棱喇叭状。最上一枚花瓣上生有黄色斑点,看上去像凤眼,也像孔雀羽翎尾端的花点,非常耀眼、靓丽。正因为其独特外表,曾多次参加展览会,并于1884年在美国国际棉花博览会上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魔鬼花”等(如图3)。
图3
我国最初引入水葫芦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作为猪饲料(如图4);
图4
二是因为它有靓丽的花束和饱满的叶子,可作观赏用;三是因为它是净化水质的好帮手。研究表明,水葫芦是净化污水的生态功臣。在适宜条件下,1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水葫芦还能从污水中富集镉、铅、汞、铬、铜、锌等重金属元素(如图5)。
图5
由于以上原因,水葫芦在刚刚引进中国时受到热捧。
然而,水葫芦给昆明人带来的却是灾难(如图6)。
图6 泛滥的水葫芦(2007年一位网友拍摄于昆明滇池周边)
起初,水葫芦是作为净化水质的植物被盲目种植在滇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滇池的水葫芦开始蔓延,繁殖能力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范围。据有关报道证实,20世纪70年代,我国昆明滇池水质均为III级水质,80年代后受到污染,90年代后期因为污染严重,成为我国重点治理的三大湖泊之一。而“水葫芦”,正是造成滇池现状的罪魁祸首之一。
那么,水葫芦是如何由治理水质的“帮手”变成污染水质的“凶手”的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水葫芦在故乡南美洲有专食天敌水葫芦象甲(Neochetina eichhorniae),它的成虫可大量取食水葫芦的叶片,造成其光合面积减少而发育迟缓,植株逐步缩小等(图7.8)。但在中国这项技术并未得到广泛推广,主要是因为一些地区的冬季气温低,水葫芦象甲无法越冬;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经济的增长,人们不再用它作天然植物饲料,加上工业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对水葫芦的生长极有利。一旦种植,水葫芦就能迅速繁殖,将整个水域覆盖得严严实实,长时间将阳光、空气隔离,降低水体含氧量,导致水生动物死亡。不仅如此,水葫芦还富集重金属,死后腐烂沉入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这样使得水葫芦变为一大公害。
图7
图8
生长和破坏能力如此之强的水葫芦到底是怎样繁殖的呢?
水葫芦可以进行有性和无性繁殖,其无性繁殖能力极强,一旦受到外力干扰,它的匍匐茎(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就会断裂,形成新的无性分株。它的无性繁殖后代一产生便具有根系,能够独立生长,依次循环(图9)。
图9
那么,身为普通大众的我们面对水葫芦的“入侵”能够做些什么呢?
1. 水葫芦的生长繁殖需要在水质污浊、水质富营养化程度高、流速较慢的水域。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使用含磷量低的洗衣粉等。
2. 因为水葫芦的花开的非常漂亮,所以很多花卉商家将其作为家装的盆栽,但在家里已经种植了或者将要种植水葫芦的朋友,当您将要丢掉水葫芦的时候请不要丢入河水湖泊中。
经常参加义务打捞活动,为抵制水葫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武汉植物园科普创作团队程嘉宝
监制:中国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移动端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