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周鸿伟为什么这么出名?
因为他是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奇酷CEO、九三学社中央委员[3]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和知名天使投资人。
1、与BAT的几位大佬相比,周鸿祎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被塑造成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人物,他一手创办的360公司亦是如此。
2、伴随这家公司的成长,阿里巴巴、腾讯、百度、联想、小米、搜狗等,几乎国内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公司都跟360过过招。而“树敌”过多,也让周鸿祎成为充满争议的创业者和企业家。“周鸿祎哪里是商人,他是个几近疯狂的理想主义者。”
3、2006年回归用户的周鸿祎投资360进入安全领域,首先就从查杀流氓软件这一“费力不讨好”功能开始,而2008年7月,360正式推出360杀毒并宣布永远免费,将“免费安全”服务进一步完善。
扩展资料:
周鸿祎,1970年10月4日生于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奇酷CEO、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和知名天使投资人。
199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计算机系,获学士学位,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西安交通大学读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研究生,并于1995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5年始,周鸿祎就职于方正。2004年3月,周鸿祎就任雅虎中国地区总裁。2006年8月,周鸿祎投资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出任奇虎360董事长。2011年3月30日,周鸿祎带领奇虎360在美国纽交所上市。2015年周鸿祎客串出演《三体》饰演军方智囊团专家 。2016胡润IT富豪榜,周鸿祎以150亿元排名第23。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委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鸿祎
《周鸿伟: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主要讲的是什么?
《周鸿伟: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主要讲的是:
一:互联网思维就是一层纸
(1)互联网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但它首先是一个价值的毁灭者,它在毁灭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谁离互联网最近,互联网就先毁灭谁。
(2)大公司失败不是因为愚蠢,实际上他们有很多聪明的人才,而往往因为自大。大公司看不懂新的模式,所以凭借老经验,对新生的事物报以嘲笑;但即使看懂了新的模式,它们也因为不愿意放弃既有的业务收入而错失转型的良机,而这给了小公司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二:核心是产品体验
产品之道,大同小异。只要你是做消费类产品的,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而把产品做得简单易用,用户就喜欢。无论是虚拟的互联网服务,还是现实世界的服务,或者实体的产品,都存在着大量可以改善用户体验的机会。而你一旦着手去改善用户体验,那就意味着创新的开始。
三: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
(1)商业模式的基础是用户,没有用户,任何商业模式都是浮云。他们不知道一个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产品,本质是通过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商业模式还包含寻找需求最强烈的用户群,用聪明的推广方法接触这些用户,在接触过程中不断把产品打磨好,等你有了巨大的用户基础,是一定能赚到钱的。
(2)什么是商业模式呢?其实,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个方面内容: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最后才是收入模式,即如何赚钱。真正的推广模式要根据你用户群和产品,去设计相应的推广方法。
四:是用户,而不是客户
用户的定义在我看来就是那些你能长期提供一种服务,能长期让他感知你的存在,能长期跟你保持一种联系的人。你只有在互联网上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才有能力把其中一些用户转成你的客户。
五: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为用户服务
(1)不要期望某个版本带来革命,而是靠很多小版本来实现革命。就是说,并不是在一开始就策划一个庞大的技术体系,而是从一个点开始切入,甚至是做一些比较简陋的原型,或比较粗糙的第一个版本,最重要的是尽快发布、争取用户,在得到市场的验证和指点之后,再进行调整。不要怕有时候重做产品,或者将来再改进产品。
(2)技术开发方面采用小步快跑、循序渐进、不断试错的思路,集小胜为大胜,通过点点滴滴的进展,反而超过大公司。
六:颠覆式创新是人性的表达
创新有三种形式:(1)很难发生,那就是发明。(2)一种是从商业模式上创新,就是把贵的东西做成便宜的,收费的做成免费的;(3)一种是从体验上创新,就是把复杂难用的东西变简单,把笨重的东西变便携。
为什么免费的商业模式和用户体验上的创新会形成颠覆?因为把贵的变得便宜,把收费的变成免费,符合人性的需求。把复杂的变简单,把笨重变便携,也符合人性的需求。
七:360是如何颠覆传统杀毒市场的?
反思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从过去的失败中能总结出什么经验,避免重蹈覆辙;第二,保持学习的态度,向用户学习,向竞争对手学习。
八:颠覆和破坏不是贬义词
熊彼特是创新理论的鼻祖,他认为创新就是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起着至高无上的作用。他所提出“破坏性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破坏和颠覆都是强调打破原有的平衡,建立新秩序。
九:颠覆的力量来自于侧翼和聚焦
颠覆的力量从来不是来自于主流的、热门的市场,而是来自于边缘地带,来自于侧翼。
颠覆要的是微观力,而不是平台力。平台式产生不了颠覆力量的,大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平台,是因为它在解决用户问题的过程中把规模做大,自然就变成了一个平台。而对我们这些没有资源,比较苦逼的创业者来说,真正的颠覆力来自微观的地方,来自侧翼,来自边缘,来自把资源聚焦在一点上追求极致。做得简单也好,做得便宜也好,最重要的是极致。
阅读周鸿伟的颠覆和破坏也是创新一文回答问题
《周鸿伟:我的互联网方法论》主要讲的是:
一:互联网思维就是一层纸 (1)互联网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但它首先是一个价值的毁灭者,它在毁灭很多传统的商业模式,谁离互联网最近,互联网就先毁灭谁。 (2)大公司失败不是因为愚蠢,实际上他们有很多聪明的人才,而往往因为自大。大公司看不懂新的模式,所以凭借老经验,对新生的事物报以嘲笑;但即使看懂了新的模式,它们也因为不愿意放弃既有的业务收入而错失转型的良机,而这给了小公司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二:核心是产品体验 产品之道,大同小异。只要你是做消费类产品的,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而把产品做得简单易用,用户就喜欢。无论是虚拟的互联网服务,还是现实世界的服务,或者实体的产品,都存在着大量可以改善用户体验的机会。而你一旦着手去改善用户体验,那就意味着创新的开始。
三: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 (1)商业模式的基础是用户,没有用户,任何商业模式都是浮云。他们不知道一个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产品,本质是通过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商业模式还包含寻找需求最强烈的用户群,用聪明的推广方法接触这些用户,在接触过程中不断把产品打磨好,等你有了巨大的用户基础,是一定能赚到钱的。
360周鸿伟的简介
周鸿祎(yī ),湖北黄冈人。毕业于西安交大管理学院系统工程系,获硕士学位。曾就职方正集团,先后担任事业部总经理、研发中心常务副主任等职。现360安全中心董事长。曾获得了"2004中国十大管理英才"、"中国管理百人"、"《财经时报》2004中国十大财经人物"、"2004中国IT风云人物"、"2004年五大得意人物"等奖项。现360安全中心董事长。 1998年10月,为了实现“让中国人能用自己的母语上网”的理想,周鸿袆创建3721公司,并在同年推 周鸿祎 出了3721“网络实名”的前身——中文网址。 3721网络实名以其简单、方便的“用中文上网”的理念,一定时间内得到网民的认可,但最终被他的360安全卫士视为流氓软件而被赶出了历史舞台。 2006年3月,周鸿袆创建奇虎公司,出任奇虎董事长,奇虎公司旗下最主要产品之一就是360安全卫士。 2009年1月4日,中国雅虎正式放弃发展3721和雅虎助手的业务,3721“网络实名”软件正式淡出互联网舞台。
周鸿祎不会输的
周鸿祎:不得不说的话来源:360安全中心 发布日期:2010-11-06 已有74584条评论 我要评论
今天,功权在微博上对我做了一个评价,他说:“周鸿祎哪里是商人,他是个几近疯狂的理想主义者。”
我和功权认识十多年,对我来说,功权既是我的投资者,也是一个长者。从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做公司的道理。没有功权,我可能还是一个好勇斗狠的野孩子。所以,我尊敬他,感谢他。
刚才在网上看到《经济观察报》对马化腾的采访,我很震惊,他对我、360和扣扣保镖说了很多不负责任的话,甚至断章取义地把我和他之间的短信发了出来。我觉得,目的很简单,要把我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让我永世不得翻身。
今天夜里很静,我也可以好好思索一下这么多年来我走过的路,包括我的反省、我的感悟,还包括我的理想。
在互联网行业里,3721一直是我想竭力摆脱的梦魇,包括我做360都是为了要摘掉这个强加给我的大帽子。3721,曾经开创了很多的创新,包括地址栏搜索、插件推广、代理渠道。现在QQ的地址栏搜索插件,就是马化腾抄袭3721的。
本来是一个创新的产品,是方便中国人上网的产品,为什么会失败?这是我这五年来一直在思考的。3721失败,是我忽视了用户的感受,不尊重用户的利益,眼里只有竞争对手。最终,3721赢得了战斗,但却输掉了战争。换句话说,不是竞争对手打败了我,是用户打败了我。
2006年下半年,我面临着人生的最低谷,别人给我戴上了“流氓软件之父”的帽子,向全国通告,不跟我的公司和我投资的公司有任何商业关系。一睁眼,就是媒体上铺天盖地的骂声。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连着一个星期不敢出来,砸坏了一张桌子和两扇门,被冤枉的愤怒让我几乎要冲过去决斗。但我最终冷静了下来,这个潘多拉的盒子终究是我打开的,我只能自己亲手合上它。
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商人,是一个头脑简单、爱冲动的程序员、产品经理。我心里留不住话,自认为有点小聪明,喜欢点名批评人、挖苦人,但我觉得我是一个敢担当的男人。一人做事一人当,不使小动作,不说假话,不暗地里害人。我小时候打架是这样,现在做公司也是这样。
360安全卫士,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洗刷强加给我的罪名,动机其实是自私的。但是,我让它吸取了3721的教训,一定要尊重用户的利益,尊重用户的体验。所以,一个简单的产品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这让我相信,你对用户好,用户会报答你的。一个公司对用户不作恶,是成功的基础。
我敢打包票,随便找几个360用户,问一问他们的感受,没有用户会骂360的。
我是个嫉恶如仇的人,也往往会把我的好恶施加在产品上。做安全,按理说就是杀木马、杀病毒,但是互联网上最大的恶却并不是这些。马化腾说,我曾经跟他说联合起来打百度。这是事实,但是还有其他的话他没有说。马化腾曾问我怎样做搜索,因为我跟他明确表示过我对搜索根本没有兴趣,而且我认为目前的搜索市场根本就没有我周鸿祎的机会了。我跟他说,一定不要像百度那样做搜索,不要把竞价排名混合在自然搜索结果里。而且,为了赚钱就把一些欺诈网站推荐给用户,让用户上当,在我看来这就是恶。
没错,360在网盾里增加了新的功能,能把百度搜索结果中涉嫌是钓鱼欺诈的网站标注出来。想一想,如果老百姓在百度上被卖假药的骗了,他丢掉的可能不仅仅是钱,而且可能是命。
有人曾经劝过我,为什么非要干这个呢?360要是只查杀病毒木马,做一个窄的安全,那360就不会得罪这么多的公司,生存环境就会好很多,赚钱也会赚的很容易,很舒服。
我赚的钱,虽然不如别人那么多,但这一辈子即使啥事也不干,也够花了。但是,我心里就会问我自己:看着别人上当受骗,那样做有意思吗?2006年,流氓软件满大街都是,杀毒软件厂商有技术能力,但谁都不去管,怕得罪人,又不赚钱。360做了,得罪了不少人,但用户很欢迎。
所以,做360,我就一定要做一个让用户觉得有用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一定要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马化腾说扣扣保镖是超级病毒,能感染,但360敢做这种得罪用户的事吗?用户骂360的产品,我都不敢睡觉,非得了解透了,找了负责人解决一下才睡得着。有了3721的前车之鉴,我根本就不敢得罪用户,更何况什么超级病毒,什么后门程序了。
实话说,出扣扣保镖就是一款对用户有价值的、竞争性的安全软件产品。逢年过节,腾讯就趁着360放假,通过强制升级的方式,强行在电脑上安装腾讯的QQ医生、QQ电脑管家。特别是QQ电脑管家,抄袭360安全卫士丝毫不觉羞耻,图形界面甚至连文字都与360安全卫士高度相似。这样的抄袭加强制推广,是置360于死地。我曾经给马化腾发短信,质问他怎么这么干,他轻描淡写说:不就一款软件嘛。
所以,360必须得反抗。当然,腾讯比360大很多倍,这种赤裸裸的抄袭,明目张胆地欺负人,别人忍得住,我忍不住。但扣扣保镖不仅仅是为了竞争,而且是要为用户提供价值。
QQ是一个封闭的帝国,它强制弹窗、强制扫描、强制升级、强制推广,它的商业模式就是依靠用户在QQ上积累的社会关系,强制用户接受它的产品。这种商业模式,让整个互联网行业创新寥落,寸草不生。
这个问题我跟马化腾也讨论过,我跟他说,腾讯可以投资360、投资迅雷、投资其他的互联网公司,其他的企业都建立在你的平台上,这样既有创新,腾讯仍然是第一大公司。结果,马化腾给我回复了一个短信,说他认为这些公司没有价值。
扣扣保镖就是要给用户一个选择,不仅能让QQ更安全,而且用户能够管理自己的QQ,管理弹窗、管理组件、管理升级。扣扣保镖体现的就是互联网的精神,让用户越来越自由。但我没想到用户对QQ广告这么反感,全都过滤掉了。这对腾讯的商业模式显然是个冲击,腾讯靠QQ就挣不了这么多钱了,于是马化腾就把扣扣保镖描绘成超级病毒,一定要把这款产品搞臭,把360搞臭,把我搞臭。这样,他才会有充分的理由去绞杀360。
但是,我在这里要告诉马化腾一句:请听一听用户的呼声,请听一听互联网创业者的愤怒,再请你看一看互联网开放、透明的发展趋势。不管是一个帝国,还是一个企业,只要它是封闭的,那它就会迅速走向衰亡。
所以,我敢在这里断言,即使360在这场对决中被腾讯组织的各种资源所绞杀,如果腾讯不改变它封闭的商业模式,仍然漠视用户的利益,仍然拒绝给用户选择权,那么它从今天开始将面临着更大的危机。
关于扣扣保镖,我们已经准备了详细的技术解释,并送交权威部门进行检测,必将彻底还它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