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外籍头目毒品控制90后黑客盗刷银行账户获20余万是怎么回事?
- 2、网上刷单被骗,黑客追款又被骗
- 3、藏分出款骗局是怎么看的?
- 4、网络刷单被骗怎么办有什么电话可以查
- 5、大学生“刷单兼职”被骗后求助“黑客”又被骗近万元是怎么回事?
外籍头目毒品控制90后黑客盗刷银行账户获20余万是怎么回事?
在昨日举行的案情通报会上,警方认定这是一起高科技、高智商、跨境、跨平台的新型电信网络犯罪,涉嫌犯罪团伙头目利用毒品控制“黑客”,通过破解电子产品的密码,在1个多月时间内,窃取多名被害人至少20余万元。
深夜“不知不觉”账户被盗刷
今年2月3日,深圳警方接到市民何先生报案称,自己手机被远程锁定,某电商平台账户在凌晨被盗刷。据何先生表示,当晚自己在凌晨4点左右醒来,下意识地操作手机时发现手机黑屏,随后他发现,自己的手机曾被一个陌生号码接管。
来自运营商的短信显示,这是一项办理添加副号的业务,何先生的手机号码被他人添加为副号。当副号手机关机,所有短信都会被主号接收,有人趁此期间接收何先生的短信验证码,在其某电商平台账户用白条消费和申请贷款,把钱款通过银行卡转账和ATM机无卡提现窃取,造成何先生损失53000元。
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罗成钢介绍,警方经调查发现,还有多名受害者和何先生情况相似,系同一团伙作案。该团伙从2017年1月份开始作案,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可以查实的通过这种方式窃取多名被害人共计20余万元资金。“为了让受害者难以察觉,犯罪分子专挑深夜作案,整个过程不需要与受害者有任何接触,受害者也无需回复任何短信,防范十分困难”。
罗成刚说,通过摸排警方发现,跟何先生网络账户所有相关的盗刷消费均来自于大连。
2月26日晚,深圳警方在大连经济开发区和金州区控制犯罪嫌疑人韩某、陈某、杨某,警方同时缴获笔记本电脑一台、作案手机若干部、20余张作案银行卡。
入侵“云服务”分多步骤作案
经警方、手机生产商360公司和运营商中国移动调查分析,该犯罪团伙通过多个步骤进行作案。
首先是掌握了受害者网银四大件(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以何先生的案件为例,1月30日,犯罪嫌疑人利用已经掌握的何先生个人信息,通过技术手段尝试盗取其手机“云服务”账号,由于何先生使用的密码较为简单,“云服务”账号最终被成功登录。
2月3日凌晨,犯罪嫌疑人用自己的手机号作为主号,利用“云服务”平台的“短信回复”功能回复绑定运营商副号业务的确认短信,并向何先生的手机号发出绑定副号申请。因绑定副号需要机主二次确认,犯罪嫌疑人利用已攻破的手机“云服务”平台的“回复短信”接口,在何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完成主副卡绑定,使何先生手机号成为犯罪嫌疑人的副号。
最后,犯罪嫌疑人再利用“云服务”的“销毁资料”功能,强迫受害者手机处于离网和关机状态,其间犯罪嫌疑人利用接收到的短信验证码,入侵何先生网络购物平台账号,用白条进行消费,再发起互联网贷款,将相关钱款通过何先生的银行卡转账到犯罪嫌疑人的账户中。
外籍头目毒品控制90后“黑客”
经警方调查,1978年出生的新加坡籍犯罪嫌疑人韩某是该团伙头目,常年在中国大陆活动,通过网络社交群获取大量公民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及捆绑的手机号等信息。据韩某交代,他常年在大连生活,并包养着一名情妇,生意失败后开始从事诈骗,并从广西找来陈某和杨某做帮手。
犯罪团伙中,1990年出生的陈某主要负责实施银行卡盗刷,研究各品牌智能手机和运营商业务;1975年出生的杨某则负责去ATM机取款,每次从取得的现金中分取20%的利益。
“陈某是一名90后黑客,技术很强,盗刷能否成功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警方透露,韩某还长期用毒品对陈某进行控制。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陈某并没有从该案中获得钱款“提成”,他所获得的仅是韩某为他提供的毒品。
每个诈骗目标平均研究7小时
经初步审讯,警方发现此团伙对各家手机“云服务”的功能非常了解。2016年11月起,陈某着手研究“云服务”,结合已掌握的网银四大件信息,企图寻找作案机会,经过2个多月的研究和测试后开始作案。
警方表示,这个犯罪团伙选择作案目标非常谨慎,实施盗刷前,对每个作案目标各种信息的梳理研究时间平均达到7小时。犯罪团伙被抓时,陈某还在测试另一知名国产手机品牌“云服务”的盗刷方式。
不仅如此,该犯罪团伙对各种运营商业务、银行转账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在作案前,陈某还多次致电运营商,对副号绑定无法生效的各种情况进行咨询。据陈某交代,由于农行、建行的转账系统安全性相对较高,如遇行骗目标使用这两家银行卡就会放弃作案。
提示
分开设置密码可以回避风险
综合多方调查,警方认定这是一起依托于个人信息非法交易产业链,结合了手机“云服务”、运营商副号业务及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高科技、高智商、跨平台、遥控式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同时,团伙具备很强的反侦察能力,为躲避追查使用无线网卡作案,作案地点也经常变换,通常选择不需身份证登记的小旅馆居住。
罗成钢介绍说,目前可以对广大手机用户所做的提醒是,为了确保财产安全,可以在密码设置上多下一些功夫:“消费平台的密码、手机密码以及在互联网其他领域的密码,尽量不要设置得太简单,也不要设置成同一个,这样被破解的风险会减小很多”。
专业人士表示,从这起案件不难看到,随着执法机关打击电信诈骗的力度增加,诈骗团伙也在变得越来越高度专业化,未来跨平台、跨厂商、跨业务链条的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犯罪形态会越来越多。
网上刷单被骗,黑客追款又被骗
1、报警。需要说明的是,各地的报警电话都是110,不会是其他的号码。报警后,虽说挽回损失的希望不大,但还有万一的机会。
2、长点心。以后别再上这种当。要牢记这句古语:“吃一堑,长一智。”也不要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了。特别是像网络刷单,网络兼职之类的骗局。
3、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警示他人。让善良的无辜之人不再上当受骗。
4、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相信网络黑客什么的会给你找回钱财,全部都是先收你费,然后把你拉黑的。相信黑客能找加被骗钱财的,往往是另一个骗局的开始。
藏分出款骗局是怎么看的?
MG是可以藏分的,比如花花公子,108好汉等等。有很多的,但是出来就要分批了,玩什么都一样,工多手熟,经验很重要。
1:就是明知道是被黑了也不要说透,装做不知道,大家说透了就没意思了,也出不了了。不要相信平台的些借口,什么维护,审核,IP或者注单异常等等,如果你真信了,那就真的出不来了。
2:我们要保持清醒,不多次提款,不和客服理论。
3:出黑是骗子吗,没有出款之前要费用的大家都要小心了,真正能出的都不会提前收费的,你可以观察他一下,一个人一直都是从事做一样事情,那么他是认真的了。
4:出黑的要我账号会不会不安全,对的,如果他要是真的帮你的话没有账号是做不了的。
5:有人问我藏分了也出不了,这个也不是百分之百的,哪个出黑的跟你说百分之百能出,那么他就是个骗子了。就算自已会藏分也不一定能出得了,里面还是有一些技巧的。藏分时额度最好多转换几下。还有很多小技巧。最后提个醒,不赌为嬴,回头是岸!
网络刷单被骗怎么办有什么电话可以查
1、报警。需要说明的是,各地的报警电话都是110,不会是其他的号码。报警后,虽说挽回损失的希望不大,但还有万一的机会。2、长点心。以后别再上这种当。要牢记这句古语:“吃一堑,长一智。”也不要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了。特别是像网k络h刷t单,网a络a兼a职之类的骗局。3、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警示他人。让善良的无辜之人不再上当受骗。4、需要强调的是,不要相信网络黑客什么的会给你找回钱财,全部都是先收你费,然后把你拉黑的。相信黑客能找加被骗钱财的,往往是另一个骗局的开始。5、如果是支付宝转账,这是即时到账交易,一旦支付成功,款项就已经进入他人账户,无法退回。可以尝试联系支付宝的工作人员,反馈被骗情况。把对方支付宝账户举报核实,如果核实情况属实,支付宝会把对方账户进行相应的监管和限权,以免其他人继续受骗。
大学生“刷单兼职”被骗后求助“黑客”又被骗近万元是怎么回事?
2016年12月28日,大学生小华(化名)上网时看到一则招聘网上“刷单”兼职的信息:通过虚拟交易帮商家刷销量和信誉,赚取百分之五左右佣金,交易量越大挣得越多。
添加QQ好友后,对方给小华发来一份包括姓名、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等信息的申请表。交了申请表,小华开始做“第一单”,对方随即发来一条包含任务编号、购买数量等内容的链接。小华按提示购买了1件商品,支付了100余元。几分钟后,他就收到返款,除本金外还有5元“佣金”。
尝到甜头后,小华决定继续“完成任务”。购买、返款,再买、再返……任务不断升级,需要购买的商品数量越来越多。
12月29日,当小华完成一笔8000余元的“任务”后,客服突然说系统故障,无法返钱,只有重新“刷单”才能一并返款。
此时,小华虽然觉得不太对劲,但为了拿回本金,只好照做。果然,重新“刷单”后,他就再也联系不到对方了。
眼看1.7万余元要血本无归了,小华却没有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是往常一样向网络求助。随后,他在网上搜索“兼职被骗怎么追回资金”,查询发现可以通过“黑客”追回。
没过一会儿,一名自称是“黑客”的人竟主动与小华联系,说能帮他追回被骗钱款,但小华需要支付2300元的“购买黑客帐号费”和“软件激活费”。
“死马当活马医”,小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决定“以小博大”,请“黑客”出手帮忙挽回损失。
为了能够尽快追回钱款,小华毫不犹豫就按对方要求,汇过去了2300元。收钱后,“黑客”说需要申请一个新账户,然后用小华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信息新注册了一个网上购物的账户。随后,他又让小华卸载了自己电脑上的相关支付软件,说新账户只能在一个地方登录,否则就会影响到追款顺利进行。
很快,小华就收到一条带有验证码的手机短信,说他有一笔网购消费等待支付。小华赶紧询问“黑客”怎么回事。
“这就是追回来的第一笔钱,过后就全部返回到你的账户……”因为这样一句话,小华立即消除了疑问,对“黑客”更信任有加,并迅速将验证码发给“黑客”。
至12月30日凌晨,短短几个小时,小华的账户就陆续消费了7300元。直到此时,他才如梦方醒。接连两次被骗,小华这才想到了报警。
接到报案,太原市公安局杏花岭分局刑侦大队和网监中队迅速展开调查,但因“黑客”使用的是虚拟身份和非实名制手机号,案件侦破难度较大。
2017年2月底,经缜密侦查,警方终于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踪迹。3月2日,民警赶赴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将正在家中诈骗广东、福建等地受害人钱财的嫌疑人高某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