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黑客把你家所有情况直播出去,或者把你家人跟你的说话内容自动程序录音发给别人,你应该怎么办?
- 2、你家的监控可能变直播,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产业链?
- 3、家庭摄像头遭曝光自己家变直播?
- 4、家里有摄像头的可能正在被“现场直播”,家里有摄像头的该注意什么?
- 5、自家监控成直播现场如何防范个人隐私泄露?
- 6、摄像头被黑客入侵怎么办
黑客把你家所有情况直播出去,或者把你家人跟你的说话内容自动程序录音发给别人,你应该怎么办?
对于黑客的这种行为,作为普通人,来讲,除了愤怒,别无他法,即使你报警,网警也只能是尽力屏蔽掉有关你的信息,但对于那些境外服务器就无能为力了,所以,打铁还要自身硬,黑客我们无能为力,但自己平时,尽量避免吧!
你家的监控可能变直播,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产业链?
由于科技网络的发展与进步,摄像头不仅遍布大街小巷,而且也出现在我们的家中。尤其当我们家中无人时,监控摄像头的存在令我们非常安心,但是这种安心却成为了灰色产业链的来源。
监控变直播
原本是为了放心和安全考虑的监控摄像头,如今却在灰色产业链的操纵之下,成为了满足偷窥欲望的直播。当然这种直播不仅仅局限于我们的家庭,很多公共场所的监控摄像头在被破译密码或被病毒破坏后,都可以演变成为直播。
背后有怎样的产业链?
在监控摄像头变成直播的过程当中,甚至连摄像头的销售商都成为了产业链当中的一环。摄像头在被销售后,会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密码的破译,再经过线上操作,以会员的方式出售给喜欢偷窥的人。一些人喜欢偷窥的场所,可能是公共场所,但是更多的人则喜欢将偷窥的目光转向个人家庭。这些产业链致使监控摄像头变得不安全,反而会最大程度上暴露我们的隐私。
摄像头密码存在风险
监控系统的密码其实是存在风险的,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个人家庭,都认为监控摄像头是比较私密的,所以在设置密码的时候并不会设置那些较为繁琐的密码。这也给了这些灰色产业链相关人员可乘之机,即便是设置了较为复杂的密码,相关成员也有破译密码的能力。所以监控摄像头不仅仅监控了我们的家庭,甚至反过来监控了我们。
对于这种灰色产业链,已经触碰了我国的法律,甚至有一些道德败坏之人,利用监控摄像头直播更为私密的画面。无论是作为灰色产业链的成员,还是作为这条灰色产业链的会员,最终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家庭摄像头遭曝光自己家变直播?
现如今,很多人家里都装有智能摄像头。下载一个相关联的应用程序,可以随时用手机看看家里的情况。比如老人独自在家是否安全,保姆带娃是否尽责,有没有进小偷之类的。我们要给智能摄像头的主人们提个醒:除了你,可能此刻还有成百上千双陌生的眼睛,也在看着你家。
只要将被破解的IP地址输入播放软件,就可以实现偷窥,不被觉察。似乎只有电影中的特工或黑客才能做到的事情,竟然可以这么简单地实现吗?
记者在播放软件中,输入卖家提供的ip地址、登录名和密码,竟然成功进入了一个摄像头。这是一户人家,画面显示的是客厅,一只小狗正在窝里睡觉。卖家称,这家住着一对小夫妻,安摄像头的目的,应该就是观看这条宠物狗。
卖家还向记者提供了大量IP账号。为了辨别画面中的影像是否是实时影像,记者再次登录一个账号,进入了另一个摄像头,放大,缩小,居然真的可以实现远程操作。
而在一些群内,ip地址会被群主作为聚拢人气的礼物,免费向群员发放。在这个近2000人的群中,每天都会新增一份最新破解文件,包含200到400个IP地址,每份都被下载了几百次。
专家介绍,不光是个人购买的摄像头是这样,在用于城市管理、交通监测的公共摄像头中,也大量存在使用弱口令便可以打开的问题。因此,这类摄像头很容易被入侵。
日前,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五的智能摄像头品牌中随机挑选了两家,进行了弱口令漏洞分布的全国性监测。结果令人惊讶,仅仅两个品牌的摄像头,就有十几万个存在着弱口令漏洞。
专家建议,在购买产品时,看看网上能不能搜索到相关品牌设备的漏洞一类的问题。使用时,可设置一个有一定强度的密码,注意对密码进行保护。还要经常登录摄像头进行查看,如发现角度不对等情况,就需要自己的账号安全了。另外,要及时关注摄像头软件的提醒。如果绑定的手机上发现了请求验证码的短信,就应该立刻修改密码。
家里有摄像头的可能正在被“现场直播”,家里有摄像头的该注意什么?
越来越多的家庭为了安全起见都会选择在家里安装摄像头,但是我认为为了保护个人的安全和隐私,家里的摄像头应该在进门处或者客厅位置,不要选择在房间和卫生间,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一、找准安装位置
很多家庭为了避免小偷入室盗窃就会为自己安装摄像机,但是最好安装在大门口或者客厅的位置,这样才可以看到有人进来。同时安装在这个位置才可以保障家人的隐私问题,不至于自己处于被监控的局面,也是家人相处的最好模式。
二、在摄像头区域规范行为
有了摄像头就像有一个小尾巴,所以要求我们需要在摄像头下面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为所欲为,避免自己的行为暴露在他人的视线中。要知道即使是一家人,有时候因为利益关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有摄像头就会爆发很多问题,所以在家里的时候还是最好谨言慎行,更不要有亲密的行为,这样更容易引起不好的反应。
三、不要暴露家里登录密码
家里有摄像头并不是一件多了不起的事情,所以在外面与人交流的时候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密码,避免他们登录自己家里的账号探索隐私。很多时候自己不知不觉处于被监控就是这样来的,监控密码应该自己拿到手,不要告诉家人之外的人,这样会给家里带来很大的风险。
家里有摄像头应该对准外人来的地方,这样才可以一览无余,帮助自己了解家里到来的人。除此之外,更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要在摄像头下面有过分亲密的行为,稍不注意就被监控外的人看到,避免出现意外都应该端正自己的行为。
自家监控成直播现场如何防范个人隐私泄露?
原本用来自家监控的摄像头,却有可能成为他人眼中的直播工具。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智能摄像头质量安全风险警示,在已检测的40批次中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引发网友们高度关注。在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如何做才能防止个人隐私被他人围观?
智能摄像头,是指不需要电脑连接,直接使用Wi-Fi联网,配有移动应用,可以远程随时随地查看家里的一切,与家人语音通话,还支持视频分享、远程操作监控视角、报警等功能的一类产品的总称。
近年来智能摄像头市场快速发展,360公司的智能摄像头产品累计销量超过500万台,今年预计销量还会增长30%。记者在淘宝上搜索“智能摄像头”,品牌多达20多种,包括乔安、萤石、海尔、海康威视等。按照销量查询,乔安的一款100多元家用监控无线摄像头显示“月销量53680”。据产品介绍,无需复杂布线和设置,简单三步安装:下载APP、联网通电、连接成功。
上海白领陈女士告诉记者,身边妈妈群里很多人用过,自己也在淘宝上买过一款100多元的“小蚁”家用摄像头,起初就是想在上班的时候看看家里宝宝的状况,倒是从没想过如媒体曝光的自家客厅成了人家直播现场。
国家质检总局18日发布智能摄像头质量安全风险警示:共从市场上采集样品40批次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32批次样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问题可能导致用户监控视频被泄露,或智能摄像头被恶意控制等危害。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5月份发布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2016年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公开收录的1117个物联网设备漏洞中,网络摄像头、路由器、手机设备漏洞数量位列前三,分别占漏洞总数的10.1%、9.4%、4.7%。
从摄像头到各种智能设备 如何防范个人隐私泄露?
从摄像头、智能恒温器到智能汽车、穿戴设备,一系列物联网产品在人们生活中不断出现和普及。据Gartner统计,平均每天会有550万个新设备连接到互联网中,预计到2020年这类设备总数有可能超过200亿。在激增的设备联网数字下,消费者隐私该如何保护?
郑广瑞建议,作为消费者,在选购设备时,最稳妥的方法是在正规渠道选购产品,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三无”或者山寨产品。使用前充分了解选购产品和服务的各项功能,使用时需及时修改初始密码,使其具备一定复杂度。
“非必要的情况下,智能摄像头尽量不要联网。此外,在设备厂商更新设备固件的时候,用户也应第一时间更新固件,这与系统更新漏洞补丁是同样的道理。”刘一泓说。
从监管的角度看,谈剑峰建议,监管方应制定相关的物联网安全技术标准和要求,以便于安全评测和认证。出台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对于明显存在安全性问题的设备停止生产和销售直至其达到安全标准。同时,对于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应当提升安全保护等级,做好各项防护工作,营造良好的物联网安全环境。
摄像头被黑客入侵怎么办
完全可以通过正常的病毒木马等软件侵入用户电脑直至远程控制用户的一举一动 ,另外 ,这种方法实属小儿科 ,我们平日即使不通过各种手段侵入他人计算机中 ,而通过利用摄像头功能即可来监视某某网络进行远程窥视未加密的他人日常隐私的 。 另外 ,360的确不怎么的 ,国产杀软大同小异都差不多 ,而其占据系统资源倒是很大影响了系统响应与运行速度等 。360没有查杀出病毒木马 ,但是不能代替计算机中没有病毒木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