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2008年俄国格鲁吉亚是怎么回事?谁先挑起?最终双方结果谁赢?
- 2、有谁能提供俄格冲突详细经过?(一定要详细呀)
- 3、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怎么样了?结果如何?
- 4、关于俄格冲突的几个问题
- 5、请结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的演变,谈谈俄格冲突的原因及其影响
- 6、什么是俄格冲突
2008年俄国格鲁吉亚是怎么回事?谁先挑起?最终双方结果谁赢?
我以为应该是格鲁吉亚挑起的战役。在科索沃独立之后,相似区域想经过民族自决的方法取得独立的不在少数,南奥塞梯斯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是格鲁吉亚的自治州,但一向在搞独立参加俄罗斯,鉴于格鲁吉亚一向想参加北约的活动,俄罗斯作为南奥塞梯斯独立的背面支撑者也是必定的,以此作为与格鲁吉亚博弈的筹码。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方面的为此抵触不是一次两次,除非格鲁吉亚与俄罗斯联系好而且不参加北约的话,俄罗斯才概率会抛弃支撑南奥塞梯起独立,但真实上不能能,由于格鲁吉亚的总理一向亲西方而且激烈对立俄罗斯。格俄战役应该是格鲁吉亚在美国等国家的支撑和挑唆下发动了一场名为回收主权的战役,想乘普京不在国外兵贵神速,等俄罗斯反响过来也晚了,到那时普京想动武就要考虑西方国家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但没想到俄罗斯反响敏捷几天之内就就力挽狂澜,还打到格鲁吉亚的首都,没等西方国家做好干与和调解的预备就结束战斗了,这让一方傻了眼。
有谁能提供俄格冲突详细经过?(一定要详细呀)
南奥塞梯冲突进程
8日凌晨
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炮击茨欣瓦利市,占领包括首府茨欣瓦利在内的南奥塞梯大部分地区。
8日下午
俄驻北高加索地区第58集团军增援部队挺进南奥塞梯,与格军队发生激烈交火。俄方宣布已经从格鲁吉亚军方手中完全解放了茨欣瓦利市。
9日凌晨
茨欣瓦利在经历短暂的平静后,格军队9日凌晨又恢复对该市的炮击。茨欣瓦利由谁占据,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双方各执一词。
9日上午
格总统说,由于“俄罗斯侵略格鲁吉亚”,他宣布国家进入“战时状态”。9日下午
格鲁吉亚总统提议交战双方“被分隔”,这意味着格军从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撤离,并停止对俄罗斯的炮火进行反击。
俄罗斯军方当日宣布,已控制前一日格鲁吉亚宣称控制的茨欣瓦利。俄总统梅德韦杰夫9日说,平息南奥塞梯冲突的唯一途径是格鲁吉亚立即撤军。俄总理普京当天视察靠近南奥塞梯的俄北奥塞梯地区。
美国和欧洲联盟呼吁立即停火。美国认为俄方“过度”使用武力。
欧洲安全理事会警告称,南奥塞梯的局势可能演变成一场全面的战争,给整个地区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俄方
格在发动“种族清洗”
根据俄方9日提供的数字,冲突已经造成大约2000人死亡,3万多名难民从南奥塞梯逃亡至北奥塞梯。
格鲁吉亚政府公布的数字显示,129名格鲁吉亚人死亡,748人受伤。
普京9日抵达北奥塞梯的弗拉季高加索市,探视逃亡至此地的南奥塞梯难民。
他抨击格鲁吉亚军队在南奥塞梯进行“种族清洗”,说俄罗斯军队反击格鲁吉亚军队“完全合法”。
“格鲁吉亚发动血腥的军事冒险,希望把其他国家拖入冲突,借机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普京说,“我们呼吁格鲁吉亚当局立即停止对南奥塞梯的攻击。”
同时,俄罗斯副外长格里戈里·卡拉辛列出了停火的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格鲁吉亚从冲突地区撤出所有军队,二是立即签署承诺不使用武力的协议。
俄罗斯政府说,格鲁吉亚没有向俄政府提出停火的建议。
目前,俄罗斯在南奥塞梯冲突区的维和部队阵亡人数已经达15人,另有70多人受伤。俄罗斯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阿纳托利·纳戈维岑9日说,俄方两架战机被击落。
俄陆军总司令助理说,俄方打算派遣更多部队到南奥塞梯地区增援,“未来数小时内”到达。
格方
俄在“消灭”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总统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当天发表讲话,呼吁立即停火。他同时抨击俄罗斯试图“消灭”格鲁吉亚。
“俄罗斯向格鲁吉亚发动全面军事进攻,”萨卡什维利说,“一场消灭格鲁吉亚的行动正在展开。”
格鲁吉亚政府9日疏散总统府和其他一些办公大楼内的工作人员,防备俄罗斯战机空袭。格鲁吉亚国防部称,5架俄罗斯战机从俄北高加索一处机场起飞,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可能是空袭目标。
俄罗斯当天继续增兵南奥塞梯。几十辆俄军主战坦克和装甲车9日驶入南奥塞梯地区,增援先前开进的部队。
同时,搭载着南奥塞梯难民的汽车反方向开往俄北奥塞梯地区。
俄罗斯空军当天扩大打击格鲁吉亚境内的军事目标。在格鲁吉亚的哥里镇,俄罗斯轰炸机对附近军事设施先后发动5次空中打击。
哥里镇是通往南奥塞梯的门户,格鲁吉亚军队在此设立军队集结点、军事补给点和野战医院等军事设施。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8日说,共有30多名格鲁吉亚人在冲突中死亡,多数为军事人员。
阿布哈兹
动用大炮飞机打击格军
美国国务院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官员9日透露,美国已经获悉,俄罗斯计划把其黑海舰队的部分军舰调往阿布哈兹,理由是为了保护其侨民的安全。
据报道,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9日表示,格方当天击退了阿布哈兹武装力量在科多里峡谷向格军发动的进攻。
俄新社当天援引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总统巴加普什的话报道说,阿布哈兹军队动用大炮和飞机,打击了驻扎在科多里峡谷上游地区的格鲁吉亚军队。
阿布哈兹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共和国,与俄罗斯南部接壤,1992年7月自行宣布独立,从而引发武装冲突。经俄罗斯和国际社会调解,格阿双方于1994年5月在莫斯科签署停火协定,随后俄军队以独联体维和部队的名义进驻阿布哈兹地区。
国际观察
美俄影响南奥塞梯局势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自上台以来一直奉行积极融入西方、加入北约的政策。这一政策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
科索沃今年2月宣布独立后,俄罗斯为了回击美国承认科索沃独立的立场,开始调整对南奥塞梯的政策。俄国家杜马通过一项声明,建议俄总统考虑承认南奥塞梯独立问题。针对这种状况,格鲁吉亚坚决反对。
南奥塞梯人很多都持有俄罗斯护照。南奥塞梯还驻扎着以俄罗斯为首的维和部队。俄罗斯认为有理由出兵保护本国公民和增援维和部队。
分析人士认为,美俄分别是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的两个关键支持者。美俄的政策将影响南奥塞梯局势的走向。
俄格军力国力悬殊
格鲁吉亚人口:460万 军队:1.8万坦克:128辆 战机:9架俄罗斯
人口:1.4亿 军队:40万坦克:2.3万辆 战机:1736架
(资料据新华社)
▲9日,一名手持机枪的俄罗斯士兵在南奥塞梯
在格鲁吉亚哥里镇,一名受伤的女子在被俄空袭损坏的公寓楼前
阿布哈兹武装部队开始向格鲁吉亚边境进发
俄罗斯
联合国维和区域
数以百计的北奥塞梯志愿者进入南奥塞梯增援
北奥塞梯
俄罗斯轰炸机飞往南奥塞梯地区
南奥塞梯
茨欣瓦利
格鲁吉亚
哥里
第比利斯
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冲突怎么样了?结果如何?
俄格之间的冲突经过了四天的战争以俄罗斯的完胜而告终。双方在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斡旋下宣布停火,但是这份停火协议对于格鲁吉亚是完全不公平的,因为它在形式上以宣布了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个分离地区的不被格鲁吉亚控制的局面,而后来俄罗斯宣布承认这两个地区独立并且在这两地驻派军队,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在形式上已经成为了俄罗斯的势力范围。而在冲突之后,虽然美国在口头上给予格鲁吉亚支持,但是他并不愿由此和俄罗斯产生裂痕,而且美国在现阶段也根本找不到能够制衡俄罗斯的方法。与此同时,原来跟美国紧密团结的西方国家,特别是欧洲的一些传统强国德国、法国、意大利都转而站在俄罗斯一方,在欧盟峰会上面由于这些国家的坚决反对欧盟也没有因此而影响和俄罗斯的关系。由于俄罗斯控制着欧洲赖以生存的能源,因此俄欧关系由于这次冲突而越走越近。
在上个月举行的北约峰会上,北约没有同意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加入,由于布什政府即将倒台,这也意外着格乌加入北约的计划被无限期的搁置了。于此同时,奥巴马明确的表示他不会继续北约东扩并且重新的评估欧洲的导弹防御系统,因此美俄的关系在一度冷淡后在重新的升温,而俄格的冲突以俄罗斯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各国的国际关系专家都认为,南奥塞梯冲突带给国际关系的影响不逊于911事件,他标志着世界地缘政治的格局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最重要的是以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的单边外交可能不复存在,俄罗斯作为一只强大的力量经过普京八年的励精图治之后正在积极的崛起,俄罗斯已经越来越强大,而美国也把俄罗斯视为自己最大的对手,未来世界不会出现冷战,但是美俄两个大国之间的矛盾和合作并存主导着世界格局。于此同时,欧盟之内由于这个事件发生了明显的分歧,欧洲的传统强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跟俄罗斯的关系升温而与美国疏远,这些国家一方面需要俄罗斯控制的能源而另一方面希望能够在俄罗斯对美国的霸权发起挑战的同时成为世界的一极。而由于俄格冲突,给前苏联范围内一些亲美的国家一个强烈的警告,使得这些国家人心惶惶,尤其是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在俄格冲突之后,乌克兰亲美的执政联盟迅速的破裂,乌克兰也会重新举行大选亲美的总统尤先科很可能下台。而俄罗斯对于北约东扩和反导系统的强硬态度也让美国恐慌。一方面奥巴马积极像俄方示好,表示会重新考虑反导问题,而另一方面俄罗斯的军事力量进入美国的后院委内瑞拉、古巴等国家。所以未来的美俄关系是对于国际安全和发展有着最重要影响力的力量。
关于俄格冲突的几个问题
1、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是格鲁吉亚的两个亲俄的自治区。他们和格鲁吉亚中央政府之间有着诸多的历史性和民族性的矛盾。这两个地区的人民大部分都是持俄罗斯护照的俄罗斯公民,信奉东正教的他们和信奉伊斯兰教的格鲁吉亚人也格格不入,所以在苏联解体之后他们曾经多次宣布独立,但是国际社会并没有承认他们的独立,因此这两个地区在格鲁吉亚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俄罗斯军队在他们的境内维和。在去年八月八号北京奥运会开幕时,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借普京身在北京参加开幕式,而国际社会的眼光都集中在北京的机会命令军队强行的进入这两个地区,造成了大量俄维和士兵和平民的伤亡。普京在北京表示,俄罗斯会对于格鲁吉亚的行为进行报复。因此俄罗斯经过车臣战争的王牌部队第58集团军开始反击,并且迅速的扭转了战局,俄罗斯军队控制了这两个地区。在欧盟轮值主席国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斡旋下,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份协定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这两个地区的独立地位。后来,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的独立并和他们建立了外交关系。
2、在俄格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态度之强硬,反映之迅速,立场之坚决令世界震惊。普京在参加完闭幕式之后从北京直飞前线指挥,并且立场非常强硬的说俄罗斯不惜一切的代价进行反击,甚至不畏惧一场新冷战。因为在苏联解体之后,美国通过北约东扩、颜色革命等手段不断的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俄罗斯心中一直都压抑着愤怒,而经过普京八年的统治俄罗斯的已经重新崛起,而俄格冲突更是给了俄罗斯一个绝好的机会向世界展示他的实力也宣示他的立场。很多政治家都认为,俄格冲突和911一样是国际关系特别是世界地缘政治的一个转折点,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就是俄罗斯依然作为一支强大的力量重新回到世界的核心。
对于俄格冲突,欧盟中间出现了较大的分歧。在这中间,当时的欧盟轮值主席法国总统萨科齐奔走在莫斯科和第比利斯中间积极的斡旋,显现其希望欧盟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目的。对于俄格冲突,欧盟的立场并不统一。很多欧盟的年轻成员,特别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或俄罗斯的邻国都感觉非常的恐慌,主张欧盟通过一些途径限制俄罗斯。但是在欧盟中间有着主导权的老牌强国除了英国以外,其他国家都不希望因为格鲁吉亚而惹怒俄罗斯,而他们中的众多国家的能源命脉也掌握在俄罗斯手里,因此德国、意大利、法国等国更是坚决的反对影响欧俄关系。因为俄格冲突之中也反映除了欧盟中间的分歧,而未来这种分歧也会更加的严重,因为欧盟中的小国希望欧盟和俄罗斯对立而维护自身的利益,保护自己的安全,但是欧盟中的强国都因为能源跟俄罗斯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他们希望为自身争取更多的国际空间和发言权,而当今世界只有俄罗斯才有实力跟美国说不。因此很多分析都认为美俄之间开始了一场新的形式下的冷战,而美俄关系的走向也当然的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战略和走向。
俄格冲突之后美国呼吁双方停火,谴责俄罗斯的反击过渡,美俄关系出现了紧张。美国的军舰一度进入黑海和俄罗斯的军舰进入了对峙状态,但是美国的反映显然是软弱的。一方面美国显然不希望彻底的改变和俄罗斯的关系,而另一方面美国也找不到一个遏制俄罗斯的方法。美俄双方都不希望发生一场新的冷战,面对俄罗斯的强硬美俄关系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紧张,但是美国还是希望恢复和俄罗斯的正常关系。但是在俄格冲突之后,美国感觉到了来资助俄罗斯的强大威胁,现在美国人的头号对手不再是恐怖主义而是俄罗斯。
俄格冲突当然由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来负责,双方签订了停火协议。萨卡什维利不断的向西方社会求援,但是不管是美国、北约还是欧盟显然都不会为了他的国家而激怒俄罗斯,格鲁吉亚只能接受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的既成现实。而未来俄罗斯可能在这两个地区建立黑海的常设军事基地。俄格冲突充分的显示了大国博弈,牺牲的必定是小国的利益。
3、格鲁吉亚位于黑海沿岸,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他的战略位置可以说是俄罗斯的家门口。美国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利用北约东扩在不断的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使得在前苏联的实力范围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亲美的政权。而格鲁吉亚和乌克兰可以称得上是俄罗斯的最后防线,俄罗斯坚决的反对这两个国家加入北约,反对美国和北约的军事威胁出现了家门口,因此美俄因为格、乌加入北约和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的问题摩擦不断,但是在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下,在去年十一月的北约峰会上,格乌两国的北约梦被无限期的搁置了,特别是随着布什政府的下台和奥巴马开始向俄示好,而且格乌两国的政权不稳定等因素,这两个国家加入北约越来越渺茫。
4、在普京执政以后,俄罗斯国力不断的复苏渴望以一个大国的姿态重新崛起在国际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面对着一方面美国的挤压另一方面自身国力不断提高,俄罗斯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强硬。在07年3月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表了一篇让全世界震惊了历史性的演讲,公开点名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威胁着世界的安全,叫板单级世界。而俄格冲突更是俄罗斯战略的最高潮和转折点。俄格冲突之后俄罗斯在外交上动作频频,并将会把军事力量布置在美国的后院的一些拉美国家。种种的动作都是俄罗斯在对于美国挤压的一种还击,也标志着俄罗斯在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原本被视为美国重要支持者的欧盟已经和美国渐行渐远,欧盟会更多的希望在美俄之间实现一种平衡,而使得自身成为多级世界中的一级拥有更多的国际空间和发言权,而美国继续在推行霸权主义,而他也一直将俄罗斯视为主要的对手在对于俄罗斯的安全进行着潜在的威胁,他一方面压制着俄罗斯而又在伊朗问题和朝核问题等诸多的问题里面需要俄罗斯的支持。因此,未来的美俄关系会在矛盾中艰难的发展。
请结合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的演变,谈谈俄格冲突的原因及其影响
可以说的是,这次俄格冲突具有其必然性,这是俄罗斯自十六世纪以来一直奉行的对外战略——打通入海口,也符合马汉、麦金德等一批地缘战略政治家曾提出的战略思维模式,也符合俄罗斯的民族思维以及21世纪以来的国家战略。
1、俄格长期矛盾导致关系恶化
2、萨卡什维利发动战争要解决政权困境
第一,萨卡什维利政权面临诸多困境:政治方面反对派日渐强大;
经济方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分离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萨卡什维利政权的基础已开始不稳。
第二,希望得到西方支持一举解决分离问题。
萨卡什维利上台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提供了不少军援,
格武装力量大大增强。
萨卡什维利认为战争开始之后美国肯定会提供军事协助,
从而夺回南奥塞梯这?quot;失地"。
第三,解除俄在分离问题上对格的钳制。
3、摩擦升级--俄格冲突的直接原因
4、俄罗斯的强硬态度和军事行动令双方冲突升级
2008年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展开全面军事行动并很快控制了2/3以上的南奥塞梯地区,包围了首府茨欣瓦利。俄罗斯军队于8日进入南奥塞梯地区,9日展开军事行动很快控制了茨欣瓦利,并在随后几日占领了南奥塞梯以外的部分格鲁吉亚领土和军事基地。在国际各方的调停下,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分别于15日和16日在停火协议上签字,俄军于18日开始撤离格鲁吉亚,战争结束。这次战争共造成格鲁吉亚军队215人死亡,1469人受伤;俄罗斯方面有74名军人死亡,171人负伤,19人失踪;约1600名南奥塞梯平民死亡。
影响
1、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
2、美国对中亚总体战略目标没有改变,但在策略上会更加灵活多变
3、中亚地区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静期。
4、中亚国家在处理与俄格关系方面的困境将长期存在
5、中亚国家仍然会奉行在大国之间搞平衡的外交战略
(二)对中亚地区经济的影响
1、俄格冲突之后俄罗斯做出了一系列加强与中亚国家经济关系的举动,俄罗斯在中亚的经济影响力显著增强。
2、在中亚及里海地区能源输出方面俄罗斯取得了明显的优势。
3、俄格冲突之后,格鲁吉亚和一些西方国家可能会千方百计阻碍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亚国家的入世进程也可能会变慢甚至停滞。
4、中亚国家更加重视与中国的合作。
中亚国家南部是战乱不断的阿富汗和不稳定的巴基斯坦,西边是刚刚经历动荡的外高加索。北边俄罗斯经济发达地区距中亚非常遥远,而且俄罗斯经济结构与中亚国家也有相似之处。在这种状况下,保持与中国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对中亚国家非常重要。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亚又是周边国家中的重点。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俄格冲突以后,特别是在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变得更加重要。
什么是俄格冲突
就这个格俄冲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格俄冲突的特点
1.格鲁吉亚主动,俄罗斯被动。
从新闻中可以看出,格鲁吉亚对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实施了主动攻击,并宣称已经控制了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这说明格鲁吉亚是有准备的挑起战争冲突。
俄罗斯在格鲁吉亚主动攻击时,也迅速做出了反应。说明俄罗斯也是有这个预案的。毕竟南奥塞梯的矛盾一直存在,时刻处于战争爆发状态。俄罗斯不可能没有这方面的战争预案。
2.时机敏感。
这次战争爆发,是在奥运会开幕的时刻发生的。奥运期间,各国一直主张休战。
格鲁吉亚在奥运期间,发动主动攻击,说明抱有很大的侥幸心理。
3.实力不对称。
俄罗斯作为一个强国,格鲁吉亚作为一个军事弱国,双方无论从军事还是政治、经济等方面来说,都是不对称的。
4.所涉及的主要力量。
格鲁吉亚的背后的支撑力量是美国和欧盟,南奥塞梯背后支持的力量是俄罗斯,当然,我们中国也牵涉其中,在政治上我们可以作为俄罗斯的支持者。
这深刻说明了南奥塞梯的矛盾,不只是俄和格的矛盾,而是一个大国争夺战略要地的矛盾,是大国地缘政治战略交锋的一个点。这也决定了未来南奥塞梯矛盾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二、各方的战略意图
1.美国的战略意图。
格鲁吉亚作为一个小国弱国,敢挑战俄罗斯的战略利益,上次居然敢扣留俄罗斯的导弹和武装人员,说明格鲁吉亚有所持。
格鲁吉亚的作用,在美国眼中并不大,主要作用有二:一是利用格鲁吉亚来牵制俄罗斯,把格鲁吉亚作为卒子,制约俄罗斯的发展和南下高加索战略。但是因为格鲁吉亚的力量太弱小,根本无法担当制约和消耗俄罗斯的重任。所以这张牌打的时候,要适时适度。适时就是在合适的时机大,否则可能被俄罗斯吃掉。适度就是主要发挥政治作用,换句话说,主要是用来恶心俄罗斯的,搞臭俄罗斯的国际形象,挑起前苏联各国对俄罗斯的警惕和戒心。
二是利用格鲁吉亚,挑起俄罗斯和欧盟的矛盾。关于这一点,我在一些文章中提出过,美国在想尽一切办法,挑动俄罗斯和欧盟的矛盾。而科索沃独立、南奥塞梯问题和中东欧反导问题,都是挑起俄欧战略冲突的引子。
目前的战略态势下,美国急需要打击欧元,要打击欧元,就需要挑起一场战争,科索沃和格鲁吉亚都是可能的选择。
所以,美国此时唆使格鲁吉亚主动攻击南奥塞梯,说明其战略意图很明显,就是挑起俄欧的战略冲突,甚至是北约和俄罗斯的战略冲突。
2.欧盟的战略意图。
对于欧盟来说,法德有难言之隐。因为欧盟中法德的战略意图并不代表欧盟的战略意图。欧盟中小国多,这些小国在国家安全上,大多宁愿依赖美国也不会依赖法德,主要是地缘政治战略因素和历史矛盾决定了这种战略思维。
对于格鲁吉亚来说,涉及到欧盟未来里海能源安全,涉及到管道走向,所以欧盟会关注格鲁吉亚。
从某种程度上讲,欧盟中法德目前也不想和俄罗斯进行对抗,这说明了欧盟中有战略野心的法德,其对格鲁吉亚的战略支持的力度和决心并不大。
这是俄罗斯可以发展的一个方向,就是对欧盟要进行适度的拉拢和分化,避免欧俄矛盾的激化。
这种决心和力度,在美国极力挑动的情况下,在美国想打击欧元的战略态势下,欧盟对格鲁吉亚的战略支持应该是可以用政治手段化解的。
3.俄罗斯的战略意图
对于俄罗斯来说,恢复前苏联的版图和势力范围,是其持久奋斗的目标。最近,俄罗斯展现全球军事存在的战略态势,说明了俄罗斯称霸的战略思维并没有改变,俄罗斯的文化决定了,除非它没有机会,否则不会放弃称霸意图。
格鲁吉亚对于俄罗斯来说,是其恢复前苏联版图的一只鸡。如果杀得好,可以震慑周边想投靠美国和欧盟甚至中国的前苏联国家。
而且,控制格鲁吉亚,可以更好地把握未来里海石油输往欧盟的能源管道,俄罗斯下一步整合里海石油系统,提升自己在里海石油控制权,是俄罗斯的战略重点。
所以,格鲁吉亚是俄罗斯绕不过去的矛盾,也决定了俄罗斯的战略决心和意志,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会变得非常坚决。
4.格鲁吉亚的战略意图
格鲁吉亚一个弹丸小国,其命运决定了,只有依靠大国才能生存。要么投靠俄罗斯,要么投靠美国或者欧盟。
格鲁吉亚现在走的是投靠美国的道路,因为在它们眼中,美国依然是最强大的,美国可以给它们撑腰和利益。
但是,格鲁吉亚深知对抗俄罗斯的本钱非常小,所以,其孤身对抗俄罗斯的战略意志必然不坚决和坚定。从这次利用奥运会时机,突然袭击南奥塞梯,说明了其军事行动的冒险性以及战略上的被动性
所谓的战略上的被动性,就是格鲁吉亚只是盲目执行美国主子的战略意图,虽然有一定的军事准备,但是根本没有全盘的战略谋划。如占据了南奥塞梯后怎么办?俄罗斯发动反击怎么办?美国能为格鲁吉亚提供多大的战略支持?等等,都是格鲁吉亚主动发动进攻所必须思考的战略全局问题。而从目前的战略态势看,格鲁吉亚决策者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全盘战略计划,因为他们不明白当前世界战略大势,不明白世界大国斗争的趋势和内在的虚实。
三、格俄冲突的可能结果
从上面四方的战略意图看和力量态势看,这场冲突会及时得到遏止,但危机不会结束,随时有再次爆发的。
第一种可能:俄罗斯彻底介入格鲁吉亚,然后实现政治解决。
在当前的战略态势下,美国无力给格鲁吉亚坚定的有力的军事支持;欧盟裹足不前,汲取科索沃战争教训,并想挑战美国霸权利益的情况下,也会无力从军事上有力支撑格鲁吉亚。这决定了格鲁吉亚虽然有发动战争的权力,但却没有战争结束的权力。
某种程度上说,俄罗斯一直在采取欲擒故纵的战略方法,格鲁吉亚上次扣留俄罗斯的导弹和武装人员,俄罗斯都忍而不发,这说明了俄罗斯在示弱,示弱的根本目的就是等待时机,适时适度地修理格鲁吉亚。
格鲁吉亚的战略作用、实力弱小、战略支撑不足,决定了格鲁吉亚的这次主动进攻,看似主动,实际落入了俄罗斯的战略陷阱,注定要付出惨重代价。这就是小国的命运。
在俄罗斯彻底控制南奥塞梯时,并对格鲁吉亚的主要力量进行彻底打弱时,俄罗斯会利用联合国解决这次危机。
所以,决定这次战争危机的关键因素,在于俄罗斯在南奥塞梯的控制程度和对格鲁吉亚主体力量的打击程度。
当这两点达到目的时,也就是俄罗斯利用联合国出面解决这次危机的时候了。或者是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的双方谈判来解决本次危机。
第二种可能:战争升级,北约介入,形成科索沃战争模式。
俄格冲突战争升级的关键,就是看欧盟的战略决心和意志是否强烈。
从目前的战略态势看,欧盟显然明白美国的战略意图,估计欧盟不会上这个当。毕竟现在的俄罗斯不同于过去的俄罗斯,现在的美国没有过去的美国强大。
所以,这场战争升级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美欧的战略决心和意志并不强烈,而且战略意志并不完全统一。
欧盟会依赖联合国出面缓解这次危机,美国会依赖北约给予俄罗斯充分的战略压力,来获得危机控制权。
作为俄罗斯来说,由于洞知美国虚实,由于有上合做后盾,由于石油红利的获得,由于实力得到恢复,所以其战争的决心和意志很强烈。
四、各方的对策
1.美国的对策。
美国的战略意图决定了其战略对策,就是在联合国和欧盟、北约内部,统一战略意图,约束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从军事上支持格鲁吉亚,使其给俄罗斯可能的最大杀伤,甚至演变成持久的恐怖活动,以消耗俄罗斯。
我们下一步,主要是看美国的外交活动,特别是联合国、欧盟和北约内部的外交活动情况,以及格鲁吉亚军事装备的输入和打击俄罗斯的程度,以此来做出应证和判断。
2.欧盟的对策。
欧盟中的法德,其支持格鲁吉亚的战略意志不会坚决,和俄罗斯进行直接对抗的战略意图也不会坚决。这决定了欧盟和北约内部的分歧。
我们下一步,主要是看欧盟中法德在联合国、欧盟内部和北约内部的意图。应该来说,法德的战略主张应该主要集中在依靠联合国来解决,或者和俄罗斯进行直接协商解决。
3.俄罗斯的对策。
俄罗斯的对策,应该是“控制南奥塞梯,打弱格鲁吉亚军事力量,拉拢中欧,不理美国”。
控制南奥塞梯,则达到了冲突前的战略目标,保持不输状态;打弱格鲁吉亚军事力量,为下一步收复格鲁吉亚打下基础,也为谈判做准备;拉拢欧盟,就是分化瓦解北约,避免自己战略被动;不理美国,因为知道幕后策划者是美国。当然还有拉拢中国支持在内。
4.格鲁吉亚的对策。
格鲁吉亚的对策,就是妄图以人民战争甚至是恐怖袭击来威胁俄罗斯,从格鲁吉亚总统第一天就提出进行战争后备动员的言论看,这是美国给开的药方,也说明了美国根本不想直接进行军事介入的战略态度。
所以,格鲁吉亚在本次冲突中的卒子的命运是注定的,其损失也是注定的。
5.中国的对策。
中国支持俄罗斯是肯定的,只是支持的方式和力度有大小和程度之分。在联合国内,中国可以暗中支持俄罗斯,给俄罗斯以政治上的支持。中国也可以在欧俄之间充当调解人,使格俄冲突,在俄欧中之间达成一致,把美国孤立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