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请问黑客是如何侵入有漏洞的电脑的?
- 2、黑客如何查找网络安全漏洞
- 3、黑客是通过什么漏洞入侵电脑的!怎么发现漏洞的
- 4、黑客是怎样发现操作系统漏洞,并攻破别人电脑的?简单原理是什么
- 5、漏洞检测的几种方法
- 6、黑客是如何发现系统漏洞的,系统为什么会有漏洞?
请问黑客是如何侵入有漏洞的电脑的?
从1988年开始,位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CERT CC(计算机紧急响应小组协调中心)就开始调查入侵者的活动。CERT CC给出一些关于最新入侵者攻击方式的趋势。
趋势一:攻击过程的自动化与攻击工具的快速更新
攻击工具的自动化程度继续不断增强。自动化攻击涉及到的四个阶段都发生了变化。
1.扫描潜在的受害者。从1997年起开始出现大量的扫描活动。目前,新的扫描工具利用更先进的扫描技术,变得更加有威力,并且提高了速度。
2.入侵具有漏洞的系统。以前,对具有漏洞的系统的攻击是发生在大范围的扫描之后的。现在,攻击工具已经将对漏洞的入侵设计成为扫描活动的一部分,这样大大加快了入侵的速度。
3.攻击扩散。2000年之前,攻击工具需要一个人来发起其余的攻击过程。现在,攻击工具能够自动发起新的攻击过程。例如红色代码和Nimda病毒这些工具就在18个小时之内传遍了全球。
4.攻击工具的协同管理。自从1999年起,随着分布式攻击工具的产生,攻击者能够对大量分布在Internet之上的攻击工具发起攻击。现在,攻击者能够更加有效地发起一个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协同功能利用了大量大众化的协议如IRC(Internet Relay Chat)、IR(Instant Message)等的功能。
趋势二:攻击工具的不断复杂化
攻击工具的编写者采用了比以前更加先进的技术。攻击工具的特征码越来越难以通过分析来发现,并且越来越难以通过基于特征码的检测系统发现,例如防病毒软件和入侵检测系统。当今攻击工具的三个重要特点是反检测功能,动态行为特点以及攻击工具的模块化。
1.反检测。攻击者采用了能够隐藏攻击工具的技术。这使得安全专家想要通过各种分析方法来判断新的攻击的过程变得更加困难和耗时。
2.动态行为。以前的攻击工具按照预定的单一步骤发起进攻。现在的自动攻击工具能够按照不同的方法更改它们的特征,如随机选择、预定的决策路径或者通过入侵者直接的控制。
3.攻击工具的模块化。和以前攻击工具仅仅实现一种攻击相比,新的攻击工具能够通过升级或者对部分模块的替换完成快速更改。而且,攻击工具能够在越来越多的平台上运行。例如,许多攻击工具采用了标准的协议如IRC和HTTP进行数据和命令的传输,这样,想要从正常的网络流量中分析出攻击特征就更加困难了。
趋势三:漏洞发现得更快
每一年报告给CERT/CC的漏洞数量都成倍增长。CERT/CC公布的漏洞数据2000年为1090个,2001年为2437个,2002年已经增加至4129个,就是说每天都有十几个新的漏洞被发现。可以想象,对于管理员来说想要跟上补丁的步伐是很困难的。而且,入侵者往往能够在软件厂商修补这些漏洞之前首先发现这些漏洞。随着发现漏洞的工具的自动化趋势,留给用户打补丁的时间越来越短。尤其是缓冲区溢出类型的漏洞,其危害性非常大而又无处不在,是计算机安全的最大的威胁。在CERT和其它国际性网络安全机构的调查中,这种类型的漏洞是对服务器造成后果最严重的。
趋势四:渗透防火墙
我们常常依赖防火墙提供一个安全的主要边界保护。但是情况是:
* 已经存在一些绕过典型防火墙配置的技术,如IPP(the Internet Printing Protocol)和WebDAV(Web-based Distributed Authoring and Versioning)
* 一些标榜是“防火墙适用”的协议实际上设计为能够绕过典型防火墙的配置。
特定特征的“移动代码”(如ActiveX控件,Java和JavaScript)使得保护存在漏洞的系统以及发现恶意的软件更加困难。
另外,随着Internet网络上计算机的不断增长,所有计算机之间存在很强的依存性。一旦某些计算机遭到了入侵,它就有可能成为入侵者的栖息地和跳板,作为进一步攻击的工具。对于网络基础架构如DNS系统、路由器的攻击也越来越成为严重的安全威胁。
采用主动防御措施应对新一代网络攻击
“红色代码”蠕虫病毒在因特网上传播的最初九小时内就感染了超过250,000个计算机系统。该感染导致的代价以每天2亿美元飞速增长,最终损失高达26亿美元。“红色代码”,“红色代码II”,及“尼姆达”、“求职信”快速传播的威胁显示出现有的网络防御的严重的局限性。市场上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是简单的,对网络中新出现的、未知的、通常称做“瞬时攻击:Zero-day Attack”的威胁没有足够防御手段。
黑客的“机会之窗”
目前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它们使用特征码去进行辨别是否存在攻击行为。这些系统采用这种方式对特定的攻击模式进行监视。它们基于贮存在其数据库里的识别信息:类似于防病毒软件检查已知病毒的方式。这意味着这些系统只能检测他们已经编入识别程序的特定的攻击。因为“瞬时攻击”是新出现的,尚未被广泛认识,所以在新的特征码被开发出来,并且进行安装和配置等这些过程之前,它们就能绕过这些安全系统。实际上,仅仅需要对已知的攻击方式进行稍微的修改,这些系统就不会认识这些攻击方式了,从而给入侵者提供了避开基于特征码的防御系统的手段。
从新的攻击的发动到开发新的特征码的这段时间,是一个危险的“机会之窗”,许多的网络会被攻破。这时候许多快速的入侵工具会被设计开发出来,网络很容易受到攻击。下图举例说明了为什么大多数的安全产品在该时期内实际上是无效的。CERT组织研制的这个图表说明了一个网络攻击的典型的生命周期。该曲线的波峰就在攻击的首次袭击之后,这是大多数安全产品最终开始提供保护的时候。然而“瞬时攻击”是那些最老练的黑客在最早期阶段重点展开的。
同时,现在那些快速进行的攻击利用了广泛使用的计算机软件中的安全漏洞来造成分布更广的破坏。仅仅使用几行代码,他们就能编写一个蠕虫渗透到计算机网络中,通过共享账号克隆自己,然后开始攻击你的同伴和用户的网络。使用这种方式,在厂商开发出特征码并将其分发到用户的这段时间内,“尼姆达蠕虫”仅仅在美国就传播到了超过100,000的网络站点。这些分发机制使“瞬间攻击”像SirCam和Love Bug两种病毒分别席卷了230万和4000万的计算机,而不需要多少人为干预。其中有些攻击甚至还通过安装一个后门来为以后的破坏建立基础,该后门允许对手、黑客和其他未获授权的用户访问一个组织重要的数据和网络资源。
黑客如何查找网络安全漏洞
电脑黑客们总是希望知道尽可能多的信息,比如:是否联网、内部网络的架构以及安全防范措施的状态。一旦那些有经验的黑客盯上了你的网络系统,他们首先会对你的系统进行 分析。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说运用黑客的“游戏规则”是对付黑客的最好办法的原因。以黑客的眼光来审视网络安全性,往往可以发现很多潜在的安全漏洞。这样做不仅提供了审视 你网络系统的不同视角,而且让你能够从你的敌人,即黑客的角度来指导你采取最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网络系统分析的过程。这个过程要用到开源工具和相关技术。 用开源工具收集信息 首先,登录Whois.com网站查找你企业的域名,检索结果将会显示出你的网络系统所使用的DNS服务器。然后,再使用一些软件工具,如:nslookup,来进一步挖掘DNS服务器的详细 信息。 接下来,需要将目标转向于企业的公众Web站点和你能找到的匿名FTP服务器。注意,你现在需要关注的信息主要是:域名、这些域名的IP地址、入侵检测系统的所有信息、用户名 、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物理位置、已发布的安全策略、业务合作伙伴的资料、以及新并购企业的信息。 此外,在你的上述搜索操作中,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网站上已显示的和没有显示的信息。最好,把这些网页存入你的电脑中,然后用记事本程序打开,查看网页的源代码。一般而言,查看网页的源代码可以大量的信息,这也就是某些站点有意对浏览者屏蔽源代码的原因。在源代码文件中,你也许能够了解到网站开发者建站的方式:他们所使用的软 件类型及软件版本、网站以及网页的架构,有时候甚至能够发现一些网站管理员的个人资料。 业务合作伙伴的站点或一些新的并购企业的站点往往是黑客入侵的关键点。这些站点是间接入侵目标站点的最佳突破口,容易被网站管理员所忽视,给黑客攻击者制造了大量的机 会。如果你在这方面没有足够的警惕性,疏忽大意,很草率地新某个新的业务合作者的网站和你自己的站点联接起来,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给你的站点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问题比经营问题更加重要,一定要确保安全操作。 从外部审视网络 有了上述信息收集,你可以开始审视你的网络了。你可以运用路径追踪命令来查看你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和访问控制的相关设置。你会获得大量交换机的特征信息,用来旁路访问控 制设备。 注意,命令的反馈结果会因为所使用操作系统的不同而有所差别。UNIX操作系统使用UDP,也可以选择使用ICMP;而Windows操作系统默认用ICMP来响应请求(Ping)。 你也可以用开源工具管理大量ping sweep、执行TCP/UDP协议扫描、操作系统探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在那些外部访问者的眼中,你的网络系统的运行状况和一些基本的面 貌、特征。因此,你需要检验你的网络系统,哪些端口和服务对外部访问者是开放的或可用的,外部访问者是否可以了解到你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和一些程序,极其版本信息。简言 之,就是要了解到你的网络系统究竟对那些外部访问者开放了哪些端口或服务,泄露了哪些站点的基本信息。 在你开始上述工作之前,你必须要先获得足够的授权,才能进入整个网络系统并对其进行考察、分析。千万不要将你了解到信息告知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记住:安全防护是一个实 施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黑客是通过什么漏洞入侵电脑的!怎么发现漏洞的
1 端口,某些特殊端口 我感觉就是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服务,比如21 你开了 就说明你开了FTP
2 补丁,某些特狠的漏洞 系统的漏洞 很容易被入侵
3 口令,空口令 弱口令
4 病毒,远程控制类的 ,键盘记录类的。
黑客是怎样发现操作系统漏洞,并攻破别人电脑的?简单原理是什么
简单一点是先用扫描,当然高手的话用思维是可以判断,不过需要很多经验得知,结合系统漏洞,然后攻击,我们称之攻击为“溢出”,英文称“Overflow”,也有少数称为0DAY,然后结合相关的扫描发现漏洞进行攻击,攻击得到SHELL“即系统权根”,然后上传后门,清理日志……
一句话,通往别人的电脑很多条路……
漏洞检测的几种方法
漏洞扫描有以下四种检测技术:
1.基于应用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应用软件包的设置,发现安全漏洞。
2.基于主机的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对系统进行检测。通常,它涉及到系统的内核、文件的属性、操作系统的补丁等。这种技术还包括口令解密、把一些简单的口令剔除。因此,这种技术可以非常准确地定位系统的问题,发现系统的漏洞。它的缺点是与平台相关,升级复杂。
3.基于目标的漏洞检测技术。它采用被动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检查系统属性和文件属性,如数据库、注册号等。通过消息文摘算法,对文件的加密数进行检验。这种技术的实现是运行在一个闭环上,不断地处理文件、系统目标、系统目标属性,然后产生检验数,把这些检验数同原来的检验数相比较。一旦发现改变就通知管理员。
4.基于网络的检测技术。它采用积极的、非破坏性的办法来检验系统是否有可能被攻击崩溃。它利用了一系列的脚本模拟对系统进行攻击的行为,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它还针对已知的网络漏洞进行检验。网络检测技术常被用来进行穿透实验和安全审记。这种技术可以发现一系列平台的漏洞,也容易安装。但是,它可能会影响网络的性能。
网络漏洞扫描
在上述四种方式当中,网络漏洞扫描最为适合我们的Web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工作,其扫描原理和工作原理为:通过远程检测目标主机TCP/IP不同端口的服务,记录目标的回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集到很多目标主机的各种信息(例如:是否能用匿名登录,是否有可写的FTP目录,是否能用Telnet,httpd是否是用root在运行)。
在获得目标主机TCP/IP端口和其对应的网络访问服务的相关信息后,与网络漏洞扫描系统提供的漏洞库进行匹配,如果满足匹配条件,则视为漏洞存在。此外,通过模拟黑客的进攻手法,对目标主机系统进行攻击性的安全漏洞扫描,如测试弱势口令等,也是扫描模块的实现方法之一。如果模拟攻击成功,则视为漏洞存在。
在匹配原理上,网络漏洞扫描器采用的是基于规则的匹配技术,即根据安全专家对网络系统安全漏洞、黑客攻击案例的分析和系统管理员关于网络系统安全配置的实际经验,形成一套标准的系统漏洞库,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构成相应的匹配规则,由程序自动进行系统漏洞扫描的分析工作。
所谓基于规则是基于一套由专家经验事先定义的规则的匹配系统。例如,在对TCP80端口的扫描中,如果发现/cgi-bin/phf/cgi-bin/Count.cgi,根据专家经验以及CGI程序的共享性和标准化,可以推知该WWW服务存在两个CGI漏洞。同时应当说明的是,基于规则的匹配系统有其局限性,因为作为这类系统的基础的推理规则一般都是根据已知的安全漏洞进行安排和策划的,而对网络系统的很多危险的威胁是来自未知的安全漏洞,这一点和PC杀毒很相似。
这种漏洞扫描器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它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通过控制平台发出了扫描命令之后,控制平台即向扫描模块发出相应的扫描请求,扫描模块在接到请求之后立即启动相应的子功能模块,对被扫描主机进行扫描。通过分析被扫描主机返回的信息进行判断,扫描模块将扫描结果返回给控制平台,再由控制平台最终呈现给用户。
另一种结构的扫描器是采用插件程序结构。可以针对某一具体漏洞,编写对应的外部测试脚本。通过调用服务检测插件,检测目标主机TCP/IP不同端口的服务,并将结果保存在信息库中,然后调用相应的插件程序,向远程主机发送构造好的数据,检测结果同样保存于信息库,以给其他的脚本运行提供所需的信息,这样可提高检测效率。如,在针对某FTP服务的攻击中,可以首先查看服务检测插件的返回结果,只有在确认目标主机服务器开启FTP服务时,对应的针对某FTP服务的攻击脚本才能被执行。采用这种插件结构的扫描器,可以让任何人构造自己的攻击测试脚本,而不用去了解太多扫描器的原理。这种扫描器也可以用做模拟黑客攻击的平台。采用这种结构的扫描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如着名的Nessus就是采用这种结构。这种网络漏洞扫描器的结构如图2所示,它是基于客户端/服务器(C/S)结构,其中客户端主要设置服务器端的扫描参数及收集扫描信息。具体扫描工作由服务器来完成。
黑客是如何发现系统漏洞的,系统为什么会有漏洞?
一、黑容发现系统的漏洞的途径一般不外两方面,一是偶然性的发现(所谓的碰巧),另一种是得到了核心资料后根据分析发现。
二、为什么会有漏洞,简单地说,这个世界上基本不存在完美的东西,电脑操作系统也是一样的。
1、当前的主流系统是非常复杂的,而一个复杂的东西就很难做到没有尽善尽美,这就是所谓的毛病、漏洞。就象世界贸易中心大楼一样,也许风吹不倒,地动也不倒,飞机一撞就倒了。
2、一个系统,在使用时,可能面对各种各样的情况,而且很多情况是设计时根本不存在的。还是比如世界贸易中心,谁会想到用飞机去撞它呢!退一步,就算不用飞机去撞它吧,也许破坏份子就能从下水道、通风口进入内里,在里面放炸弹……
3、所以,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有足够的资料去了解它,去研究它,往往可以找到很多方法去破坏它,去非法篡改它。
三、为什么微软当初发现不了?
这太难为微软了,无论哪个公司都做不出完美的东西。何况自个的错往往自个发现不了,那也是最常见的规律,所谓的当局者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