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电子邮件存在哪些安全性问题
1、携带恶意程序的邮件
根据最新报告,电子邮件继续在恶意软件分发生态系统中占主导地位。恶意代码可以作为附件文件查收,也可以通过指向随机在线资源(如GoogleDrive)的链接进行轮询。在病毒传播方面,SMTP流量优于其他协议。此外,病毒不一定是.exe文件,它们也可以伪装成用户通常信任的.doc或.pdf文档。
Soul:打造志同道合的交友圈
广告
Soul:打造志同道合的交友圈
所以,当面对不明邮件时,不打开不查看,并及时向安全部门反映情况,及时减少对企业的影响。
2、网络钓鱼邮件
中招钓鱼邮件在某种程度上是用户的个人问题。用户一旦打开钓鱼邮件链接就可能被诱导引发损失。但更多的情况下攻击者可能会以这种方式窃取企业数据,其中包括电子邮件地址、密码、企业通讯录、客户名单和重要文件。
所以,面对转款、转账、索要密码等涉及企业敏感数据的邮件时,不轻信邮件,应电话再次确认。也可使用企业通讯录和邮件水印功能,可快速分辨出伪装的钓鱼邮件。
3、恶意泄露邮件
有人可能正在泄露公司数据,除非采用邮件数据防泄露(DLP)解决方案,否则无法得知泄露以及泄露的详情。可能只是将机密数据上传至云端,当需要时在进行下载利用。
所以,配置邮件防泄漏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企业部署(DLP)邮件防泄漏系统,一旦有涉密邮件外发,可有效的防止涉密邮件泄露,并及时告警审批。
4、服务器漏洞
无论是电脑系统还是邮件系统在设计上配置上都存在有漏洞的可能性。这些漏洞可能随时成为黑客进入的大门。研究发现近60%的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存在漏洞,造成这一漏洞的原因是内存溢出。
所以,需要对邮件数据采取有效的加密处理,当数据加密后储存在服务器中,即使服务器遭遇攻击,邮件数据均为密文形式,不法分子无法对数据进行查看,这样才能确保邮件数据的安全性。
5、离职员工泄露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变动在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平常之中也潜伏着风险。邮件作为企业日常工作的传输工具,难免需要传输敏感数据,当这些员工离职,就将无法管控。
所以,如果有重要邮件需要外发给合作伙伴,可进行管理审批后发出。同时企业用户可进行策略配置:禁止截屏、禁止转发、强制加密、邮件水印、离职管控等,邮件追踪等增加更多的管控机制,有效防止企业“内鬼”通过邮件外发泄密,并且员工离职后,以前企业的涉密加密邮件均不能再查看下载,防止员工离职后对企业造成威胁。
怎么保护电子邮件安全?
1.使用多个电子邮箱账号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那么你的电子邮件账户可能就是个人网上活动的纽带。想一想,你的社交网站的通知、通讯等信息都会发送到你的电子邮箱,这意味你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一个篮子里,如果篮子掉了,那么你就会失去所有的鸡蛋。换句话说,如果你把所有的活动都集成到一个单独的电子邮件账号上,那么一旦这个电子邮件被黑客窃取,那么你所有的个人信息都会被泄露,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使用多个电子邮件账号的原因。
2.设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密码
一些邮箱服务提供商都会在邮箱安全上做不少功夫,设立两个密码的功能也不例外,如QQ邮箱。延续多个账号的理念,密码也同样如此。不过有些人或许会说密码设立多了可能会记不住,不过至少你得保证你的“主”邮件账户的密码是独特的。
3.谨慎打开不请自来的附件
当涉及到电子邮件时,附件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如果说你的好友或父母给你发送了一个电子邮件,当你打开附件时或许还是比较可靠的。但是对于那些不请自来的电子邮件,千万不要对其表面现象所迷惑,因为这些邮件的文件名可能都是伪造的,JPEG文件可能是变相的EXE文件,只要你下载下来,里面就有可能存在病毒。
4.谨慎点击电子邮件中的链接
网络钓鱼现象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不要轻易点击电子邮件中的链接。当电子邮件中出现链接时,用户要小心,当然一些特定的电子邮件除外,就是当你在某个论坛或网站注册后,会有一个激活电子邮件的步骤。 如果你收到了一个垃圾电子邮件试图卖给你一个特定的产品或服务,当你点击链接时,有时候可能是安全的,但也有可能会是危险的,可能会带来大量的病毒。
5.警惕扫描病毒的恶意软件
有时,当你打开一封电子邮件时,可能会出现扫描病毒的软件,有些用户可能认为这应该是一件好事。其实不然,因为有的时候这些扫描病毒的恶意软件有可能会把安全的文件也添加上病毒。
6.尽量避免使用公共Wi-Fi无线网络连接
使用公共Wi-Fi无线网络连接是非常不安全的。有时候公共Wi-Fi无线网络连接的背后操作手可能就是一些黑客,他们通过“网络嗅探器”来分析用户的数据信息,从而盗用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邮箱安全隐患便显而易见。
公司邮箱收到如下比特币勒索的邮件,可能是家里电脑被黑客入侵了,有什么好的处理办法?
遇到此类问题,除了删除邮件外还需要有网络安全意识,提高网络安全防护。
这一系列敲诈邮件,事实上是敲诈者或者黑客通过伪造邮件信头数据,让受害者收到一封“来自自己的邮件”,以此让被敲诈者相信其信箱被入侵了。但实际上,用户的邮箱账号和机器并未受到诈骗者的入侵和控制,切不可私下给诈骗者汇款以防上当受骗。
邮件内容基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声称自己是来自“暗网”的黑客(如waite23/kurtis09/hugibert19/murry02等虚假ID),警告受害者邮箱账号已被盗取,不相信的话请查看收信人是否来自于受害者自己。
2、表示受害者的机器已感染了自己注入的木马且遭受了长期监控,用户上网记录和本地数据能够被随意访问,受害者修改密码也不再管用等。
3、只要在48小时内向指定比特币地址里汇入指定金额(例如2000美金),就会删除木马并停止攻击行为。
4、有的还会继续发送邮件并提高金额。
做好电脑安全措施
建议广大用户及时更新Windows已发布的安全补丁,同时在网络边界、内部网络区域、主机资产、数据备份方面做好如下工作:
1、关闭445等端口(其他关联端口如:135、137、139)的外部网络访问权限,在服务器上关闭不必要的上述服务端口。
2、加强对445等端口(其他关联端口如:135、137、139)的内部网络区域访问审计,及时发现非授权行为或潜在的攻击行为。
3、由于微软对部分操作系统停止安全更新,建议对Window XP和Windows server 2003主机进行排查(MS17-010更新已不支持),使用替代操作系统。
4、做好信息系统业务和个人数据的备份。
CNCERT后续将密切监测和关注该勒索软件对境内党政机关和重要行业单位以及高等院校的攻击情况,同时联合安全业界对有可能出现的新的攻击传播手段、恶意样本变种进行跟踪防范。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经济网-勒索软件攻击电脑怎么处理? 官方发布应急处置指南
怎样防止黑客入侵手机盗取信息
确保帐户安全
1
创建复杂的密码。你在应用程序或网站上注册帐户时,应使用有数字、大小写字母和难以猜测的特殊字符组成的密码。
不要在多个网站或帐户上使用相同的密码。这样一来,就算黑客碰巧破解了你其中一个密码,也能把伤害降低。[1]
2
使用密码管理器。密码管理器可以为不同站点存储并自动填充你的登入凭证,允许你为每个站点创建一个复杂且独特的密码,而不必担心所输入的密码出现重复。当然,你也应该记录好自己的密码。密码管理器能让你的设备更加安全。
备受推崇的第三方密码管理器包括“Dashlane 4”、“LastPass 4.0高级版”、“Sticky Password高级版”和“LogMeOnce终极版”等。
大多数浏览器都有一个内置的密码管理器,可以对密码进行保存和加密。
以Prevent Hacking Step 2为标题的图片
3
不要泄露你的密码。这个道理很浅显,但值得重视。除了一些学校的服务以外,你不应该向网站管理员提供你的密码,以免他们访问你的帐户。[2]
你也不能向IT工作者和微软或苹果的代表泄露自己的密码。
不要告诉别人你手机或平板电脑的密码或密码组合。即便是他们是你的朋友,也可能不小心泄露了你的密码。
如果你因为某种原因不得不向某人提供密码,当他们完成了在你的帐户上所要做的事情后,尽快更改密码。
以Prevent Hacking Step 3为标题的图片
4
经常修改密码。除了要保密自己的密码之外,你还应该至少每六个月更换不同帐户和设备上的密码。
不要使用同一个密码两次(例如,微博密码应该与银行密码不同)。
更改密码的时候,你应该进行实质性的修改,而非简单地只更换其中一个数字或字母。
5
使用双重身份认证。双重身份认证会要求你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还要输入一个通过短信或其它服务发送给你的代码,然后才能访问帐户。黑客就算能够破解你的密码,也难以访问到你的信息。
大多数主流网站都提供某种形式的双重身份认证,包括热门的社交媒体。检查你的帐户设置,了解如何启用这项功能。
你可以为谷歌帐户设置两步验证。
你可以用谷歌身份验证器和微软身份验证器替代接收文本消息。
6
仔细阅读隐私政策。从你那里获得信息的公司都必须制定一项隐私政策,详细说明他们如何使用这些信息,以及他们在多大程度上与他人共享这些信息。[3]
大多数人只是简单地点击了隐私政策,而没有去阅读它。虽然读完这些信息可能有些麻烦,但至少浏览一遍,这样你才能知道你的数据如何被使用。
如果你在隐私政策中发现一些你不同意的条款,或者某些条款让你感到不自在,不妨重新考虑是否和这个公司分享你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