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黑客能入侵国防系统发射核弹吗
不会有这个可能性。
黑客入侵的,只能是公众版的网络,与外界有联系的网络。而国防系统属军用网络,是独立的,不会与外网有连接,从根本上断绝了与外网的联系,也就没有了黑客入侵的可能。
而核弹的发射系统更是军用国防系统中最管理严密的系统,一般必须接到命令,同时由有授权的多人输入不同的密码,才能启动发射程序,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样自动发射。
黑客基本涵义是指一个拥有熟练电脑技术的人,但大部分的媒体习惯将“黑客”指作电脑侵入者、专门入侵他人系统进行不法行为的计算机高手。不过这类人士在hacker(黑客)眼中是属于层次较低的cracker(骇客)。
核弹是指利用爆炸性核反应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对目标造成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爆炸性核反应是利用能自持快速进行的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的核反应爆炸而形成巨大杀伤破坏效应。核弹具有很大的破坏性,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现作为国力强大的表现和底蕴威慑。
全球黑客展开的攻防战是什么?
据报道,1999年,在北约空袭南联盟并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美国及北约的其他成员国也遭受到来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黑客的攻击。战争的阴云蔓延到了因特网上,地面上是轰炸与反轰炸的军事较量,网络上是黑客之间的你来我往。
北约认为,自己在信息技术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因此可以利用网络为侵略行径辩护、蛊惑人心、欺骗世界舆论和瓦解南联盟军心和民心。北约国家政府的官方网站自轰炸一开始,每天频繁更新网站的内容,开展大范围的网络宣传站。
南斯拉夫网络事业不够发达,官方站点只有塞尔维亚新闻社一家,势单力薄,寡不敌众。但是南联盟的黑客们却技术比较高超,他们向北约的网络宣传站发起了反击,使北约许多网站的正常运作受到很大的干扰,甚至陷于瘫痪状态。
南联盟黑客对北约网站的攻击行动,是紧随着空中打击的开始而展开的。开始轰炸的当天,愤怒的南联盟黑客就闯入了北约的网站,这可以算是打响了针对北约网络系统的第一枪。紧接着,贝尔格莱德的另一名黑客,用2000封垃圾邮件做武器,向北约的另一个网站发起了铺天盖地的攻击,这些垃圾邮件携带了5种计算机病毒,其中还包括一度给因特网电子邮件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的“梅莉莎病毒”。于是,这个站点的邮件服务器因无法及时进行处理而最终被迫关闭。
白宫的站点也遭到攻击,据分析,这是美国本土的一些黑客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不满,他们闯入白宫的两个镜像站点,甚至于把白宫的站点彻底地黑掉。
实际上,美国军事系统的计算机也遭到了黑客们的攻击。
人们评价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而引发的黑客战,就是未来信息战的雏形。
黑客如何入侵军用指挥网络
在国外隔绝是不可能的,而在中国是完全可以的,政府和军队都是有自己的光纤,不通过互联网。所以在高的黑客也入侵不了,除非是政府和军队的内部人员干的。
各种网络攻击对军事指挥系统影响有多大
这种“战场网络战“战斗在看不见的网络系统内,“网军“凭借有力的“武器“和高超技术,侵入敌方指挥网络系统,随意浏览、窃取、删改有关数据或输入假命令、假情报,破坏敌人整个作战自动化指挥系统,使其做出错误的决策;通过无线注入、预先设伏、有线网络传播等途径实施计算机网络病毒战,瘫痪对方网络;运用各种手段施放电脑病毒直接攻击,摧毁敌方技术武器系统;同时运用病毒和“黑客“攻击敌国的金融、交通、电力、航空、广播电视、政府等网络系统,搞乱敌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社会动荡。
就有防。中国军内有关人士认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御,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想方设法增强计算机的抗病毒能力。但是,在现有计算机网络状态下,染上病毒和受病毒攻击很难完全避免。一旦染上,就要迅速对症下药,清除病毒,并把事先已经划分为若干个封闭“隔离箱“的整个军事计算机系统立即分块隔离,避免整个系统都染上病毒。其他防御手段还包括:通过对计算机加密防止敌方(或黑客)进行计算机渗透来窃取计算机情报,对核心系统和重要用户的密钥和口令,要严格控制知晓范围,严守机密,使“黑客:无计可施;通过加强管理、监督、检测、维护等各种技术手段,对敌方实施电磁欺骗和干扰,减少电磁信号,也可利用一定功率的干扰释放假信号,扰乱敌方的微波探测,诱惑其上当,或直接干扰敌探测设备的正常工作,以达到屏蔽己方信息源,保护系统正常工作的目的,等等。只要加强网络防御,积极采取有效防护手段,计算机网络安全性就会提高。据美军统计,在没有采取防御措施前,闯入信息系统的成功率为46,使用监控等防护手段后,闯入成功率下降到近12,完全成功的只有2,而且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完成侵入美军核心网的成功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