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兰考张君墓的来历
素有兰考县东大门之称的考城镇[原张君墓镇],位于兰考县城东 33公里,处于豫鲁边界三县九乡镇的结合部,现有51个行政村,137个自然村,340个村民小组。
镇域人口 7 .8万,版土面积94平方公里,是开封市第一大镇。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兰考县张君墓镇更名为考城镇,所辖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张君墓镇作为中州名镇,镇名含“墓”字,与传统民俗不符,缺乏文化底蕴。为秉承历史渊源,彰显厚重文化,顺应民众呼求,根据《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省政府同意将张君墓镇更名为考城镇。
扩展资料:
目前,考城镇还处于初步开发阶段,城镇资源潜力较大,土地、房地产、科教、文化、公益设施、基础设施、高新产业、民营经济等多领域项目亟待开发。
为了加大开发力度,考城镇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段惠政策,科学规化布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土地政策的原则下,实行土地的综合开发。
客商可以租赁、买断使用权或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合资等方式依法征用土地,镇政府采取最低廉、最优惠的办法为客商投资企业实行封闭管理,在生产,经营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依法保护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自主权,严厉打击一切非法干预和侵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秩序的行为,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宽松的社会环境。
几年来的建设成就奠定了考城镇超常规、跨跃式发展的基础,考城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小城镇,大战略”的指示精神,以改善环境、培育市场、方便群众为重点。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突出特色,加快发展,把考城镇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的商贸重镇,发展强劲的经济大镇、环境优美的中州名镇。
文明富裕的中原强镇,使考城镇成为豫鲁边界对外开放的窗口,经济发展的龙头、精神文明的辐射源和广大居民的美好家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考城镇
焦裕禄治的是哪三害?
焦裕禄治的是内涝、风沙、盐碱。
1962年,焦裕禄接受上级命令,来到了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对于受尽苦楚的焦裕禄来说,来到兰考县就算是进入了另一个痛苦的地区。兰考县,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因此,百姓的生活深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并不富裕。
在这里,风沙、水涝、盐碱并称为三害,因为有了这三害,兰考县即便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农业也并不发达。巨大的风沙时而侵袭农作物,涝灾将农民的劳动成果毁得一干二净,大批的盐碱地让农业根本无法推行。就这样,兰考县成为了著名的贫困县。
来到兰考县之后,焦裕禄心系百姓,他的双脚一踏上这片土地,就马不停蹄地工作起来。他深入基层,来到一线,进行实地考察。为了帮助百姓,他经常在农田中一呆就是一整天,充分的观察之后,焦裕禄开始制定针对三害问题的解决方案。
后续
与此同时,焦裕禄甚至忘记了自己县委书记的身份,或者说,他从来都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官员,而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百姓。他曾经亲自带着其他的县委干部来到火车站,将外界运送给兰考县的物资拿回来,他也曾经将兰考县当地的商品运送出去。在那些忙碌的身影之中,总有焦裕禄,总有他带领的其他县委班子。
终于,经过焦裕禄和其他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兰考县的三害彻底消失,农业恢复了,人们有条不紊地进行农业生产,兰考县渐渐开始脱离了贫困,变得富裕起来。从前的贫困县加紧了奋斗的步伐,所有兰考县的人都在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着。
谁知道兰考是哪个省份的地区?是市还是县?
兰考是河南省的地区,兰考是县。
兰考,河南省开封市下辖县,河南省直管县,位于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总面积1116平方公里 ,总人口85.91万人。是河南省“一极两圈三层”中“半小时交通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兰考是泡桐之乡、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生态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综合性示范试点县、全国首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
扩展资料
兰考经济简介
2018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03.65亿元,同比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8.94亿元,同比增长11.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49亿元,同比增长22.9%。
其中税收收入16.92亿元,同比增长25.0%,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6.97亿元,同比增长7.6%,各项货款余额180.52亿元,同比增长20.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90元,同比增长10.0%,各项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参考资料来源:兰考县人民政府—兰考县情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兰考县
焦裕禄曾经工作的地方:兰考县位于哪个省?
焦裕禄同志曾经工作的地方兰考县位于河南省
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部,是河南省直管县。该县西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朝古都开封,东连豫东重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商丘,北临菏泽,是通往鲁西南的重要门户。今日兰考县是由历史上的兰封(由兰阳、仪封合并)考城两县合并而成。
全县面积11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95万亩),人口81万,下辖6个镇、10个乡、1个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县政府驻地城关镇。
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生前战斗过并为之献身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祥地。
2014年1月1日,兰考正式成为河南省直管县,施行省直接管理县体制享有地级市管理权限。
兰考县为什么能成为河南首个"摘帽"的贫困县?
打下带头人的基础,金融创新,扶持产业稳脱贫,“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
1、兰考县脱贫工作,首先打下带头人的基础。全县选派科级干部、年轻后备干部345名进驻全县115个贫困村,实行脱岗驻村,严格遵守“五天四夜”工作制。不脱贫不脱钩、不拔穷根、不撤队伍。
2、2015年兰考县进行金融创新,由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风险补偿金抵押给银行,撬动银行一个亿的产业扶贫贷款,解决农户发展产业最头疼的资金问题。
退出不愁,脱贫不脱好政策。兰考县还政府与银行合作“产业发展信用贷”,激发贫困户脱贫之后奔小康的热情。
3、为了不让已成功摘掉“贫困帽”的农民不再因病、因灾返贫,兰考县通过政府出资1000万元推出“脱贫路上零风险”保险项目,对建档立卡的7万7千贫困人口提供了总保额达42亿元的财产、人身、产业保险。
扩展资料:
兰考县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是河南省脱贫攻坚的一件大喜事,昭示着以焦裕禄为代表的兰考县党委政府着力民生、着力民心;
接续奋斗取得重大成就,昭示着兰考人民艰苦奋斗、改变命运的生动实践,昭示着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得到深入贯彻落实,具有标志性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兰考退出贫困县序列 成河南首个“摘帽”贫困县